【摘 要】
:
超疏水表面因其拒水特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中,又通过仿生,被人类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在抗腐蚀、防雾、抗冰、油水分离、液体定向传输、液滴及气泡收集、自清洁以及微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疏水表面因其拒水特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中,又通过仿生,被人类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在抗腐蚀、防雾、抗冰、油水分离、液体定向传输、液滴及气泡收集、自清洁以及微流体控制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现有超疏水表面构造方法,较难在金属表面构建出可精确控制尺寸的多级结构。本文利用多层不同厚度的异种金属箔片扩散连接,并经过界面的化学腐蚀、纳米结构生长、低表面能物质修饰等工艺,实现了可精确调控微米尺寸的超疏水表面构建。对数百层交替堆叠的铜箔和铁箔进行了扩散连接,并对形成接头界面处的铁进行了化学腐蚀,进而构造出具有微米级条纹状铜凸起的粗糙界面。探究了腐蚀剂种类、腐蚀时间对不同铜铁厚度比样品表面形成沟壑深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盐酸和硫酸作腐蚀剂得到的腐蚀表面形貌不均匀,不利于实现微米结构的精确控制;采用高氯酸作为腐蚀剂得到的腐蚀表面形貌均匀良好。对于不同铜铁厚度比的界面,相同的腐蚀时间下,得到的沟壑深度也不相同;但对于相同铜铁厚度比的界面,腐蚀后表面的沟壑深宽比与腐蚀时间基本成正比。实现可精确控制尺寸的一维微米结构的构造后,选用了0.12 mol/L K2S2O8和3.2 mol/L NaOH混合溶液对获取表面的铜进行氧化处理,实现了表面纳米尺度CuO的生长,形成了多尺度复合表面,大大提升了表面粗糙度。再采用0.01 mol/L正十二硫醇酒精溶液对复合表面进行修饰,获得了超疏水表面,并对表面水接触角和滚动角进行了测量。研究了修饰时间、表面沟壑深宽比及铜凸起和铁沟壑的宽度比对接触角及滚动角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修饰时间为2d,表面沟壑深宽比为0.75,铜凸起和铁沟壑的宽度比为1:5时,表面的疏水性能最佳。对不同表面结构下,水润湿状态改变机理进行了分析。当凹槽深宽比为0.15时,液滴在表面的润湿状态为Wenzel状态,当凹槽深宽比大于0.3时,液滴在表面的润湿状态为Cassie。并成功设计了基于一维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的磁控液滴释放系统,在施加不同方向的磁场方向之后,利用液滴润湿状态的变化,实现液滴的静止和供给。
其他文献
中国的源远流长的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积累,在这悠久的历史中,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应运而生,各式各样的传统元素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在我国,传统元素贯穿了
文章主要论述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存在的普通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作用、特征以及教育模式构建的基础理念,以期增强基础艺术教育中绘画艺术教育与教学。
The a
南宋前期襄樊作为京湖战区前线,防务一直被重视.端平三年(1236),襄阳物资城防尽为叛军劫毁,遂被弃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李曾伯恢复襄樊,重视襄樊在京湖战区中的战略地位,
金属玻璃拥有优异的力学与物理性能,但其广泛应用一直受制于其低的室温塑性和差的成型能力。为改变这一现状,本课题组基于Johnson发明的脉冲电流快速热塑性成型法创新并发展
全氟化合物(PFCs)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包装、地毯、农业等领域。但PFCs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除此之外,PFCs还有很强的生物富集性和生物蓄积性,对环境,生物和人体都有极大的危害。PFCs进入人体后会诱发一系列的毒性作用,很多文献在动物、细胞和分子层面都有报道。研究发现,PFCs的碳链越长,毒性越大。全氟癸酸(PFDA)作为一种长碳链的PFCs,其
塑料模具是塑料制品成型的重要工装,模具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塑料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决定着塑料制品质量的好坏。铸造铝锌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较高的力学性能,适合于
本文利用熔体快淬技术制备了名义成分为原子比Ni50-xCoxMn41Sn9(x=7,10,12)的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薄带。采用金相显微镜、SEM、XRD、TEM、DSC和VSM磁性测试等方法,系统地研究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不断寻求绿色、安全、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对工业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染料的处理。纳米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形貌、优异的性能、广泛的用途等特点而被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光分解水和吸附降解等领域。Bi_2WO_6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在吸附和光催化领域均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单一的Bi_2WO_6始终存在比表面积低、能带间隙大、载流子寿命短等缺点。本论文首先合成了
ZnO基压敏电阻以ZnO‐Bi2O3(ZnBiO)基压敏陶瓷为主要原料制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压敏电阻,用于几乎所有电路的过压保护。与ZnBiO基压敏陶瓷相比,ZnO‐Pr6O11(ZnPrO)基压敏陶瓷具有
在过去关于马克思的思想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判断,是列宁提出的马克思的“一次革命性转换中的两个转变”,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