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群落受到采伐干扰后的生态响应程度,一直是森林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研究前沿。油松(Pinus tabulaeformi)林不仅在山西,而且在华北、西北、东北和华中山地森林群落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利用中,油松林的面积不断减少和群落生产力明显下降,森林资源在一些区域濒临枯竭。 本文以太岳山的油松林为对象,选择受不同采伐干扰强度和恢复时间的4块样地,通过固定标准地群落的调查获得数据资料,选用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λ)、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1)和Jaccard、Sprenson两种相似性指数,研究油松林对不同采伐方式生态响应,探讨不同采伐干扰强度和恢复时间下油松林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更新演替规律。其目的在于掌握其在采伐干扰后的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天然更新等各方面规律。进一步了解油松林的群落基本状况,为本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1)受采伐干扰的样地中阳性植物的种类明显增多,随着恢复时间的增长,植物处于生长逐步旺盛、物种逐步丰富的阶段,其种类组成表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喜阳植物垄断到耐阴种类不断增多、种类由少变多的动态特征。2)适度的择伐可以提高群落整体的多样性,但皆伐则降低了群落的综合物种多样性。3)受相同择伐强度干扰后,群落之间保持了最高的相似性,皆伐干扰使群落环境有了本质的变化,与天然林的物种相似性最低。4)受采伐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内,恢复初期中更新幼苗幼树出现6个树种,主要以油松和辽东栎(Quercus liaodungensi)为主。天然林中的环境最有利于油松幼苗的生长,择伐后恢复初期15a间幼树数量最高,幼苗数量最低,皆伐后更新幼苗幼树数量最少,环境条件最不利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