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民俗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时间比较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国内旅游的“井喷式”兴起,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民俗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直至今日,民俗旅游的开发仍然是一个热度不减的“高烧”领域。基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本文立足于研究适合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规划模式。
研究注重从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资源特点出发,通过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总结国内外已有民俗旅游规划模式的优势,运用于探索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规划模式。对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俗旅游个案为例,提出适合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的规划模式。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简单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结构框架、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民俗旅游规划模式。现有民俗旅游的规划模式基本上可以分六种类型:品牌经营模式、社区—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通过总结已有规划模式的优势,为创新适合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的规划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三部分分析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资源丰富多样性、民族风情原汁原味、民族文化根植于原始的自然生态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不同的民族区域适合不同的规划模式。
第四部分总结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创新民俗旅游的规划模式提供思路,力求在创新的规划模式中避免重复出现相同的问题。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创新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的规划模式,并提供了相应的实证案例。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资源的特点与价值、总结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民俗旅游规划模式的优势,探索出适合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的规划模式:民俗生态游模式、村寨民俗游模式、主题舞台模式和精品线路游模式。民俗生态游模式吸取了“生态博物馆”模式的优势,创新出保护民俗资源的方法;村寨民俗游模式吸取了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和乡村模式的优势,并结合了贵州省的“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天、寨寨不同风、各有所长”的资源特点,通过规划模式的设计创新出个性化产品;主题舞台模式吸取了主题公园模式的优势,通过这种模式创新出好的宣传方式;精品线路游模式吸取了品牌经营模式和节庆活动模式的优势,充分满足游客的复合型需求。适合贵州省的四种规划模式有主有次,各有优势,互相补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后,还总结了四种规划模式与民俗资源要素的关系,为贵州省各民族区域在选择民俗旅游规划模式时提供了一种依据。
第六部分为结论,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民俗旅游规划模式是通过对现实经验的总结和理论上的探讨,找到民俗资源规划、开发的有效途径,形成具体的民俗旅游规划的框架、形式。规划模式是民俗旅游规划最终要实现的形式,也是民俗资源整合的形式。本文选取这个较有新意的题目,力求立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资源,吸取现有国内外民俗旅游规划模式的优势,通过创新的民俗旅游规划模式,就解决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对于推进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的民俗旅游长期健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