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农村贫困家庭对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投入不足,严重阻碍着儿童的知识、智慧、健康、能力等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积累的不足,使得儿童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参与未来的社会竞争,使其陷入贫困境况,导致贫困家庭陷入“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中。为打破这种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本研究尝试借鉴国际上反贫有效措施“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理念和方法,在梳理我国现行农村贫困家庭救助体系的基础上,尤其是儿童生存和教育政策,分析二者实施效果与缺失,结合贫困家庭儿童需求,提出农村贫困家庭儿童救助政策改善设想。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甘肃省天祝县农村贫困救助为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省、县、乡镇、农村等行政部门的9位领导进行了访谈,并对9户贫困家庭儿童进行了需求调研。研究发现,第一,现有农村贫困家庭救助政策以低保救助为主,强调基本生存的救助,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而忽视了贫困家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第二,农村低保主要满足贫困家庭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保障了贫困儿童的生存权,但其保障水平低,且忽视了儿童的特殊性。第三,当前的儿童教育政策呈现出重义务教育,学前、高中教育关注不足的特点。第四,贫困家庭在现有救助水平下的实际需求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家庭食品消费低且结构较为单一;二是贫困家庭的妇女儿童在使用儿童免疫、孕产妇保健等预防性健康服务方面处于劣势;三是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仍面临一定困难,如学龄前、高中教育;四是贫困家庭子女患营养不良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分析我国现有农村贫困家庭儿童在生存和教育方面的救助政策效果和缺失,本研究结合国际“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的理念和方法,尝试提出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儿童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的政策改善设计。研究者期望通过实施这一项目,一方面整合运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儿童权益保护的监督与协调功能、民政系统社会救助政策制定和执行功能、妇联系统维护和服务妇女儿童权益的功能,建立一套高效、完备的贫困儿童救助实施和管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农村贫困家庭儿童营养和教育状况,缓解当前贫困家庭的儿童贫困,提高他们的自身能力,以期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循环,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