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自发走向自觉,既是一部和大自然的生存斗争史,也可说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人类自我教化史。乡村是社会的细胞,乡村之文明、富庶、和谐,既为历代开明统治者所倡导,亦同时反映着广大乡村居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如何开展乡村教化,时代不同,差异巨大,但对乡村教化之重视确是共同的。乡村教化的主旨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承继我国古代社会教化传统,总结当代乡村教化经验,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本研究认为,在城乡壁垒依然存在,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当下,农村社会各种矛盾依然十分尖锐,离农弃农现象普遍,留守农民亦不像祖辈一样坚守对土地和家园的忠诚。由此,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立场,开展乡村教化,重塑乡村质朴民风,培养有德行有文化的现代农民,则已凸显为时代的重大课题。本文选择地处东北腹地的伍村作为田野调查点,基于“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向上看”相结合的研究立场,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历史文献梳理、访谈、观察、叙事等多种研究方法,再现建国以来,伍村六十多年社会教化嬗演的历史图景。以此为个案,总结当下乡村教化之不足,为进一步有效开展乡村教化提出应然思考。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对伍村的经济、文化、历史等进行全景式扫描,为伍村教化图景的勾勒建立一个兹以参照的坐标体系。第三部分(第二、三、四、五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分田到户政策实施以后、农村税费制改革以后四个历史阶段的乡村教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在此过程中,笔者以我国传统社会教化体系为参照,对古代社会的教化方式、教化载体予以现代性的解读和顺延,重点从乡村行政组织/乡村干部、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乡村标杆人物、民间信仰、通俗文学艺术等维度对当代的伍村社会教化图景予以勾要提玄,尽力全面地揭示伍村社会教化的嬗演轨迹。第四部分(第六章),通过前文对伍村教化史的梳理,总结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乡村教化的影响,归纳不同时期、不同维度教化方式的“得”与“失”,发掘当前乡村教化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问题追以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具有本土特色、蕴含时代个性的乡村教化体系的原则和理路。本研究要旨: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乡村社会中的“小传统”文化,对乡村教化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分田到户政策实施后,乡村教化呈现出了日渐式微的状态,其式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化主体的“率性无为”、教化内容的“相对滞后”、教化方式的“运用不当”以及受教个体的“心不使焉”。而建构当下的乡村教化体系,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人本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并通过明确乡村教化的承载主体,重塑乡村教化的价值取向,统整乡村教化的内容体系,开展“较强参与性”活动等路径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