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无消化性溃疡)及对照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胃窦黏膜细胞B7-1、B7-2和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共60例,均做胃镜检查并予胃窦部位活检,同时取血标本。共分三组,溃疡组(A组):有消化道症状,胃镜检查有消化性溃疡,Hp(+),20例;无溃疡组(B组):有消化道症状,胃镜检查无消化性溃疡,Hp(+),20例;对照组(C组):有消化道症状,胃镜检查基本正常,Hp(-),20例。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测定PBMC、胃窦黏膜细胞B7-1、B7-2和CD28mRNA及胃窦黏膜细胞B7-1、B7-2和CD28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组之间上述指标有无差异。最后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B7-1、B7-2和CD28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7-1、B7-2主要表达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及固有层单个核细胞,CD28主要表达于固有层单个核细胞。HP感染患儿(A组及B组)胃窦黏膜固有层中单个核细胞数量较C组增加。从表达强度看,A组及B组患儿胃窦粘膜B7-1、CD28蛋白较C组增加(P<0.05),但在A组及B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而三组患儿之间胃窦粘膜B7-2蛋白染色均无差异(P>0.05)。2、RT-PCR法显示,A组及B组患儿胃窦黏膜细胞中B7-1mRNA和CD28mRNA的表达均高于C组(P<0.05),但在A组及B组之间上述两分子的表达比较无差异(P>0.05);A组、B组及C组之间胃窦黏膜细胞B7-2mRNA表达均无差异。3、RT-PCR法显示,A组、B组及C组之间PBMC中B7-1、B7-2和CD28mRNA表达均无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窦黏膜局部三种协同刺激分子在转录水平(RT-PCR)与对应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上均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1、免疫组化显示,Hp感染后患儿胃窦黏膜中存在着B7-1、B7-2及CD28三种蛋白的表达,说明机体免疫系统有针对Hp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2、儿童Hp感染后在转录及蛋白水平均存在胃窦黏膜局部B7-1及CD28上调,而B7-2无明显变化,提示局部细胞免疫可能参与了感染后黏膜的损伤过程。3、儿童Hp感染后PBMC中并未发现B7-1mRNA、B7-2mRNA及CD28mRNA的明显变化,说明至少在儿童期,免疫反应主要在胃窦黏膜局部,而对全身的影响相对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