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其质量建设与管理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耕地质量建设,仅中央层面就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摸清区域耕地质量状况是耕地质量建设的基础,可以为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农用地产能核算、土地整治规划及补充耕地按等级折算等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廊坊市地处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其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高,选择廊坊市为典型研究区,以农用地分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廊坊市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耕地质量结构特点,并对廊坊市耕地质量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能够为区域耕地数量-质量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基于此,本文选择廊坊市为典型区域,以最新的耕地等级评价基础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廊坊市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最新的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全市耕地质量等别,并进一步研究了县域和指标区两个尺度上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以及平均等别的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廊坊市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明确了全市耕地质量等别范围和高、中、低等地水平:全市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范围为7-12等,且以高等地和中等地为主;全市耕地利用等别范围为6-14等,且以中等地为主;全市耕地经济等别范围为5-14等,以中等地为主;全市高、中和低等地分布规律呈近似“橄榄球”状。
(2)县域尺度上的自然质量等方面:7-8等地呈现南北两极集中分布,9-10等地呈现东西两侧集中分布的格局,11-12等地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流域;中等地分布范围远广于高等地;平均等别最高的三河市比平均等别最低的安次区高2.12个等别。利用等方面:6-7等地主要集中在霸州市县城北部区域,8-10等地基本分布在6-7等地外围区域,11-13等地主要分布在市域中东部和南部,14等地主要成片集中在义安县西部和东部;中等地广泛存在于全市;平均利用等别最高的广阳区比等别最低的文安县高2.98个等别。经济等方面:5-6等地分布并不明显,7-8等地主要集中在霸州市县城西北部和东部以及广阳区全境,9-10等地主要成片集中在固安县南部及西北部、永清县东南部、香河县南部,11-12等地在各县(区、市)都有广泛分布,13-14等地主要集中在安次区南部和文安县东部;中等地广泛存在于全市;经济等别最高的广阳区比经济等别最低的文安县要高2.82个等别。
(3)四个指标区耕地自然质量等别优劣程度依次为:冀东燕山山前平原区>冀中洼地区>冀中南冲积平原区>永定河冲积平原区,但各指标区平均等别差异并不显著;利用等方面:冀东燕山山前平原区>永定河冲积平原区>冀中南冲积平原区>冀中洼地区,前三个指标区的利用平均等别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冀中洼地区;经济等方面:四个指标区优劣程度顺序与利用等别相同,但冀东燕山山前平原区和永定河冲积平原区的经济平均等别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冀中洼地区和冀中南冲积平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