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温度感觉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人体最基本的感觉之一,对温度的认识和研究在气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深入的成果,但在语言学领域中,标记温度概念的温度感觉词作为词汇系统中一个基本的、丰富的词群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温度感觉词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现代汉语这一共时层面,在对温度感觉词群进行语言学界定的基础上,以“冷”、“凉”、“温”、“热”四个基本温度感觉词为纲,从义系、词族和语义场三个角度,总结现代汉语温度感觉词的性质特点,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解释个中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汉语温度感觉词与英语、日语、韩语温度感觉词的跨语言比较,寻找人类语言中温度感觉词的共同之处和个性特征。 本文主要采取以下四种研究方法:提纲挈领,以基本温度感觉词为主线,考察现代汉语温度感觉词的整体特点;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借助权威工具书,对现代汉语中基本温度感觉词的意义及构词做穷尽式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静态语言理论和动态言语实例相结合,结合文学作品的实例和外语的实际语用,总结温度感觉词的特点;系统论述和对比分析相结合,先分别考察四大基本温度感觉词的具体情况,再整体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先论述现代汉语温度感觉词的性质特点,再对比汉语与英、日、韩语温度感觉词之间的异同。 现代汉语中的温度感觉词就是标记日常生活的温度概念及由此衍生的非温度概念的词,它们以“冷”、“凉”、“温”、“热”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意义丰富的词群,其特点在于: 首先在义系上,它们都具有温度义、动作义、心理感觉义和抽象概念义这四种类型的词义内容;都经历了“温度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引申过程。 其次在词族上,四大基本温度感觉词构成的词族规模不平衡;正序词与倒序词在词义类型的丰富性上不平衡;各个义项的构词能力不平衡;而基本温度感觉词在充当词素参与构词时,与其他词素之间的结合则讲究和谐、平衡。
其他文献
辛亥革命以后,战争频繁,军阀割据,地方势力滋长,中央权力衰微。掌握地方基层行政政权的县官群体,敏感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北洋政府时期,政府企图通过县知事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治疗耳廓软骨膜炎4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总结儿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FB)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功能、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经胸腔镜肺活检确诊的2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动脉内膜损伤后胶原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大白兔24只,建立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狭窄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2只。
介绍了抗菌剂分类、机理及国内外抗菌剂和抗菌塑料的现状,提出了其应用的发展方向.
对贺州市汉族传统村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湘赣式建筑的基本形制进行了部分阐述,通过对该村落汉族宗祠文化的了解认识,为汉族聚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以魔芋粉为主要原料,黄原胶为辅料,分别以“油相分散法”和“直接法”制备魔芋粉和黄原胶的复合凝胶。复合凝胶的制备利用了魔芋葡甘露聚糖和黄原胶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与魔
在为国产影片制作对白字幕时,通常要做两个版本,一个是简体中文,用于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发行,一个是繁体中文,用于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发行。在使用计算机对繁体字及生僻字录
目的:利用超声与MRI检查对照,探讨超声显示膝关节正常结构与病变的能力,总结其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对膝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42例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超声与MRI对照检查
具体作物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适宜性宏观评价的深入,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开展福建省主要经作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区划研究,旨在充实完善区域经作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并在全面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