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学生道德及道德教育效果现状调查;第二部分,道德人格培育对道德教育发挥实效功能的分析;第三部分,道德人格培育的原则和方法;第四部分,结束语。多年来,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表现如何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这也是与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效果有着直接联系的一个问题。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使得人们对大学生的道德表现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主流和非主流媒体对他们予以一定肯定的同时也指出尚存在的负面问题。那么,这一负面问题和负效应的本质是什么?即制约道德教育实效发挥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才能施与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所以以此深入,才是研究问题的切入点。这一研究是通过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然后进一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合理性予以论证。研究的步骤是首先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表现及相关的道德教育现状的一些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根源性的剖析,力图探入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拓展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切入点的路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大学生呈现给人们的负面道德现象作出了理性概括:在道德活动中迷失了自我,其本质是道德人格缺乏症。道德人格是具有人格意义的道德主体,参与道德生活后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道德人格的特征显现了其对人的心灵的触及力,成为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动的起点,对道德教育实效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功能。这充分说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必须落实在道德人格的培育上,道德人格的培育是能够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