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dC/Oxa/Alb3超家族蛋白的起源演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y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YidC/Oxa/A1b3超家族蛋白是重要的蛋白转运酶,分别负责将一些能量合成相关的蛋白质转运到细菌内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因为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内共生的细菌,所以真核细胞线粒体的Oxa和叶绿体的A1b3很容易像许多其它线粒体/叶绿体蛋白质一样被认为是起源于内共生细菌的同源物YidC。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基于已有的基因组数据库,对整个生物界中的众多古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中YidC/Oxa/A1b3超家族的分布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1)YidC在古细菌中有所发现,但只零星分布于一些广古菌(Euryarchaeota)中;2)绝大多数真细菌只有一个YidC基因,但一些革兰氏阳性菌(芽胞杆菌、乳酸杆菌、放线菌和梭菌中的一些物种)已分化出两个YidC基因;3)分子系统分析显示:线粒体Oxa、叶绿体A1b3和古菌YidC组成了3个独立的进化分枝,线粒体Oxa并未与蛋白菌序列聚在一起,叶绿体A1b3也未显示出与蓝细菌YidC有更近的亲缘关系;4)真菌、后生动物、绿藻和植物均具有两个Oxa(Oxa1和Oxa2)基因,这些真核生物的Oxa序列聚在两个独立的分开的进化枝上(Oxa1和Oxa2);绿藻和植物中普遍具有两个A1b3基因。绿藻类生物的A1b3分布在两个独立的进化枝上,标记为A1b3.1和A1b3.2。植物A1b3序列也分布在两个不同的进化枝(A1b3.a和A1b3.b)上,并且它们一起和绿藻A1b3.1进化枝距离最近;结构域分析显示绿藻和植物中的Oxa2具有一个额外的C端TPR结构域;一些原生生物中Oxa和A1b3同源物的数目和在进化树上的聚类情况很特殊。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YidC亚家族蛋白在真细菌和一些广古菌中已起源;真核生物Oxa和A1b3基因有不同的原核起源,但它们的起源跟这两个细胞器的内共生起源事件无关;Oxa基因和A1b3基因在真核细胞进化早期即分别发生了古老的重复事件,因此现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均有两个Oxa和两个A1b3基因。但是后来在一些类群中,尤其是原生生物中,Oxa和A1b3基因发生了次生性丢失、新的复制或获得新的结构域编码片段,从而导致这些类群中这两种转运酶有丰富的多样性和不同的适应性。   最终,基于以上结果和结论,我们勾勒出了YidC/Oxa/A1b3超家族在整个生物界中的进化路线图。
其他文献
水体在禽流感病毒在侯鸟中的扩散和传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这一观点已经被普遍接受。很多研究发现,病毒在水体中的存活时间依赖于水体的pH值,盐度与温度,此外,某些滤食性水
学位
系统级电磁兼容预测是复杂平台设计的重要一环。为了使系统总体设计师也能完成电磁兼容预测工作,本文进行了天线耦合度计算和设备收发特性的研究,并在对HFSS和ADS软件进行二次
该文以构建实用系统为目标,从提高合成语音自然度这一角度出发,围绕汉语语音合成技术的特点,对合成基元选择、基音标注算法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一种基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氮(N)肥施用、化石燃料燃烧、豆科植物栽培等人类活动,全球N沉降急剧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N沉降区,且在南方亚热带地区更为严重。细根作为植物地下资源
该论文在分析电子测量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远程教育中实验教学的实际,提出对虚拟电子仪器系统的设计构思,开发了一套用于实验教学的通用电子测量仪器.该仪器系统主要包
在该文中,分析了现有的RF接收机结构的优缺点,提出来一种简单且适于集成的高中频单变频(Single High-IF)接收机结构,对系统需要的中频带通Σ-Δ A/D转换器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近年来,病毒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暴发和流行,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有季节性流行的病毒的变异或重组,如A型流感病毒H5N1、H1N1等,亦可能是新发的病毒,如SARS相关冠状病毒
学位
电视墙是基于图像分割和图像放大的视频显示系统,本文详细论述了其信号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完成了3×3投影电视墙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该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全面了解高温压力传感器的最新发展动态,从技术角度详尽分析了不同产品的优缺点;并对SOI压力传感器的物理基础——SOI技术进行了深入地探讨.2、完
该文在研究开发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医疗保险决策支持系统的一种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利用数据仓库的特点,将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中产生的业务数据经过归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