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化物单分散纳米晶的制备和表征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21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体纳米晶(colloidal nanocrystals)具有尺寸和形貌依赖的光学、电学、磁学以及催化性能,成为设计功能性材料和器件的基本构成单元,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太阳电池、电信放大器和生物荧光标签等领域。由于胶体纳米晶的合成是研究其性能和应用的基础,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以前的合成路线很难避免使用价格昂贵、有毒以及污染环境的有机金属前驱体。另外,新合成路线的探索有利于获得新的纳米结构,从而具有新的性能或用途。因此,本文提出一条非有机金属前驱体合成硫化物胶体纳米晶的新方法。该路线在合成单分散硫化物纳米晶方面具有低成本、简单有效、环境友好、普适性等优点。论文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利用高温化学反应,分别合成了六方相CuS和单斜相Cu1.75S单分散盘状纳米晶,并通过生长条件的调控可以使其沿着[001]方向进行面对面堆垛的自组装,分别获得六方相CuS和单斜相CU1.75S带状纳米结构。另外,在碳膜和硅片等不同衬底上,CuS盘状纳米晶的堆垛角度有所不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富硫环境(CuS纳米晶的特殊晶体结构)产生的范德华力、包覆剂(油胺)的络合能力和偶极子效应对CuS纳米晶的自组装过程起了重要作用,而Cu1.75S特殊的铁电性能和偶极子效应是Cu1.75S纳米晶自组装的主要动力。同时,系统研究了多种双表面活性剂对单分散CuS纳米晶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吸附在硫化铜表面的油胺是其单分散的主要原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上述硫化铜纳米晶的禁带宽度为2.40 eV~2.50 eV,相比于体材料(2.0 eV)发生了明显的蓝移,这可能是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引起的。(2)利用高温化学反应,合成了四方相黄铜矿结构的硫铟铜纳米晶,其颗粒直径约为5nm,尺寸分布集中,分散性良好。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硫铟铜纳米晶吸收峰和发射峰均发生了明显的蓝移现象,这可能是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引起的。(3)利用高温化学反应,合成了闪锌矿结构的单分散硫化锌掺锰纳米晶,研究表明其结晶性和分散性良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硫化锌掺锰纳米晶的吸收峰介于312 nm~326 nm。而其荧光光谱中均出现了位于583 nm的高强度辐射峰和410 nm处的宽化的辐射峰。其中410 nm的辐射峰为硫化锌的本征缺陷峰,583nm的高强度辐射峰为锰离子的发光,发光峰位并没有随着掺杂量改变而发生变化。本征硫化锌的缺陷发光是由于硫空位等缺陷产生的浅能级上电子的辐射跃迁造成的,硫化锌掺锰纳米晶的桔红色发光来自于锰离子的4T1-6A1电子跃迁的辐射。
其他文献
水体中壬基酚的存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研究出一种经济、有效的壬基酚去除方法迫在眉睫。通过对多种吸附剂的比较,选定松针作为吸附剂,以此来去除水体中的壬基酚。以静态实验
2020年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破了教师的教学计划及教学习惯,教师纷纷进入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等网络教学洪流之中.但在直播、录播过程中,由于网络教学的特性,有时候
期刊
聚合物会受到紫外光的照射分解,为了防止聚合物受到紫外光的破坏,可以将反应型有机紫外线吸收剂BPMA通过乳液聚合以共价键结合到聚合物分子链上。BPMA可以吸收紫外线,保护聚合物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世称“艺祖”,按照儒家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之要求,赵皇帝基本符合要求,对应于文韬武略,太祖的武功更高一筹.rn这是一位出生于军人世家的
期刊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少、占地小、易对中小锅炉进行改造等优点,但较低的脱硫效率限制了其被广泛应用.因此通过某种方法来改善钙基吸收剂颗粒的孔隙结构,提高钙基吸收剂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作为水处理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是近年来催化科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该课题从提高紫外光UV的利用率出发,选择石英光导材料
当中国先秦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正在主张自己伟大的治国策略时,东西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碰撞,这次碰撞在人类史上意义深远,影响至今.堪称人类的第一次国际大战,这就是历时50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