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关于系统性血管炎新分类法则的评价目的:近来,有作者为流行病学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分类法则。为了评价这个法则,我们应用它对我院原发性血管炎病人进行了重新分类。方法:对我院1997-2007年间诊断的550例原发性血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新分类法则和1994年Chapel Hill会议血管炎分类诊断标准联合“替代标志(surrogate marker)”对上述患者进行重新分类,并比较两种分类方法的差异。结果:使用1994年Chapel Hill会议血管炎分类诊断标准联合替代标志,550例患者的诊断分别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0例,韦格纳肉芽肿病(WG)127例,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363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4例,不能分类56例。使用新的分类法则,上述患者的诊断分别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2例,韦格纳肉芽肿病(WG)199例,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329例,结节性多动脉炎(PAN)0例,不能分类20例。结论:新的分类法则能够有效的将患者进行单一分类,同时能够尽量减少不能分类的患者。该分类法则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第二部分:韦格纳肉芽肿病和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患者血清中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亚型、亲和力和抗原决定簇的研究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血清学标志,既往认为抗PR3抗体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病(WG),而抗MPO抗体多见于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然而,我科的前期工作发现国人中抗MPO抗体阳性的韦格纳肉芽肿病并不少见,即同为抗MPO抗体阳性,临床既可表现为韦格纳肉芽肿病,亦可以表现为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韦格纳肉芽肿病和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患者血清抗MPO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的差异。方法:收集15名WG患者以及21名MPA患者血清,均为抗MPO抗体阳性。在抗原特异性ELISA中应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二抗检测抗MPO抗体IgG亚型及其滴度;应用抗原抑制法检测抗MPO抗体的亲和力;采用生物素标记的亲和层析纯化的人抗MPO抗体为探针,通过竞争抑制性ELISA检测患者血清对探针的抑制率,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抗MPO抗体的抗原决定簇的差异。结果:WG和MPA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肾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WG组BVAS评分明显高于MPA组(18.2±6.1 vs. 14.0±4.2, P=0.018)。两组患者血清中均可检测到抗MPO抗体的IgG1、IgG2、IgG3和IgG4亚型。WG组MPO-ANCA的IgG1、IgG2、IgG3和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14/15(93%),11/15(73%),11/15(73%)和13/15(87%)。MPA组MPO-ANCA的IgG1、IgG2、IgG3和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17/21(81%), 14/21 (67%), 14/21(67%)和16/21(76%)。两组患者血清中抗MPO抗体的IgG1、IgG2和IgG3亚型的平均滴度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WG组患者血清中抗MPO抗体的IgG4亚型的平均滴度则显著高于MPA组(1:1878比1:218, P<0.005)。两组患者抗MPO抗体亲和力无显著性差异,中位亲和常数均为35×107M-1(分别为0.3-70×107M-1和0.3-140×107M-1)。11/15例(73.3%)WG患者和18/21(85.7%)例MPA患者的血清可抑制生物素标记的抗体探针,两组的抑制率分别为32.9%-69.7%和39.2%-86.6%。WG患者的血清平均抑制率显著低于MPA患者(47.7%±11.5%比61.7%±14.5%,P=0.01)。结论:抗MPO抗体IgG4亚型可能在WG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WG和MPA患者血清中抗MPO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既存在重叠也存在差异。抗MPO抗体免疫学特性的差异可能与患者不同临床表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