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对顾客价值感知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普及,网民的数量日益增多,网络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网络购物作为互联网活动中的一种,它以方便、快捷等特点受到网民的青睐,促进了消费模式的改变,使得消费者由传统的消费模式向网络购物模式转变。随之而来的是顾客价值心理的悄然变化,顾客价值感知由传统的面对面实体传递转变为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传递,而虚拟环境下的顾客价值感知传递主要是通过网购平台的各种关于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实现的,这些信息能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将直接影响顾客对价值的感知。对顾客来说,网站的内容应及时准确,能为顾客提供关于产品或服务的详细信息,而且相对于某一特定的站点,有足够的信息比较产品,也就是说网站能为顾客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产品或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顾客价值创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就以此为背景,研究在网络购物环境下顾客关注的信息点以及信息对顾客价值的作用机理。首先,构建了网络购物环境下信息对顾客价值的作用机理模型。将购物阶段划分为需求分析阶段、实施购买阶段和回馈评估阶段,将整个购物过程关注的信息归纳为价格信息、质量信息、信用信息、服务信息、支付信息和物流信息,涉及到的顾客价值构成要素包括顾客期望价值、顾客感知价值、顾客体验价值、顾客决策价值、顾客反馈价值和顾客净价值。然后,根据顾客关注点的变化分析各阶段下的信息与顾客价值构成,并详细分析各类信息对顾客价值的作用机理。最后,归纳总结,提出假设。其次,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原始数据收集,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运用描述性统计、信度与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4种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首先,本文用频率分布、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对受访者的社会特征进行分析整理,然后用信度和效度分析所用量表是否符合研究的需要,最后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几个结论: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价格信息、质量信息、信用信息、服务信息、支付信息和物流信息等6个维度的各个问项都汇聚在一起,各维度的因子载荷均显著大于0.5。这表明,在网络购物环境下顾客关注的信息可归纳为价格信息、质量信息、信用信息、服务信息、支付信息和物流信息六大类。通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自变量的复相关系数均大于零,可得出,购物网站价格上的优惠信息对顾客价值有正向影响;完整真实的象征质量信息和实意质量信息对顾客价值有正向影响;全面的信用信息对顾客价值有正向影响;售前、售后服务信息的全面体现对顾客价值有正向影响;支付信息的充分披露对顾客价值有正向影响;丰富的物流信息对顾客价值有正向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给出购物网站信息优化的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籍船舶在国外港口国监督检查中,由于未能严格按公约的有关规定正确地记载《油类记录簿》,导致一些船舶在国外港口被罚款、滞留。本文根据国际公约的要求,结合实例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绕不开的社会问题,对内蒙古来说亦然。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人口老龄化的应对准备工作是撰写本文的基本初衷。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为
众所周知,我国疆域面积可达960×104km2,居世界第三位,可谓幅员辽阔,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运动的影响,致使我国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条件极为复杂,近70%的国土面积被山地所覆盖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烟酸合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烟酸在医药合成领域的作用.
NPS(客户净推荐值)是近年来被各方普遍关注的一种客户满意度调研方法,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作为国内规模很大的省级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下简称
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资源输出与储备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全国前茅,这是由
在国际关系学界,每位学者都必须了解研究方法。为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应用分野,笔者对2005年至2009年《国际组织》杂志的文章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统计方法在《国际组织》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当代社会众多的"汉服运动"现象背后的根源进行探析,得出汉服日益流行和"汉服运动"日益壮大的原因,并通过五个方面阐述汉服在上升为礼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物联网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信息化和智能化办公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大型企业管理方面,计算机的高效性和精确性对于企业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信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已经开展多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但全球化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此种要求成为学界与业界必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