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蝶鞍区位于颅底中央部位,其内容纳垂体、颈内动脉、视神经、视交叉等重要结构,周围又包绕海绵窦、Willis环、第Ⅱ-Ⅵ对颅神经等结构。蝶鞍区也是颅脑肿瘤的好发区域,本研究拟通过解剖鞍区,进一步为临床手术及手术入路提供依据。目的:以成人尸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解释蝶鞍区肿瘤及其毗邻的重要结构的局部解剖,为蝶鞍区肿瘤的手术及手术入路,如垂体微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的显微外科治疗,提供一些相关的解剖数据及手术的注意事项,帮助大家熟悉蝶鞍区的结构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降低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经10%甲醛固定的灌注有彩色硅胶的完整成人湿性尸头标本15例(30侧),观察蝶鞍区的前床突、后床突、垂体、视交叉、眼动脉等结构及其毗邻。观察海绵窦及其内容物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和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的走行及其解剖关系。观察蝶窦内的重要结构及其与其毗邻结构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总结鞍区肿瘤的常用手术入路。在研究过程中留取影像资料,重要的结构进行测量并记录,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结果:蝶鞍区主要是指颅中窝的蝶鞍及其周围的结构,蝶鞍地处蝶骨体中部,前界是鞍结节,后界为鞍背,鞍背高度左侧为(10.72±1.42)mm,右侧为(10.78±1.42)mm。蝶鞍的长度即蝶鞍的前后径为(16.85±2.00)mm;蝶鞍的宽度即鞍底的最大横径为(12.36±2.64)mm。蝶鞍的前、后界之间是凹下的垂体窝,容纳垂体,本组测量测得垂体前后径为(11.63±1.06)mm,左右径为(12.37±0.87)mm,上下径为(8.06±1.19)mm。两侧前床突间距为(24.78±1.90)mm;两侧后床突间距为(15.05±2.04)mm。蝶骨体两侧存在着颈内动脉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此自后向前走行。海绵窦地处蝶鞍两侧,其内并非是真正的静脉窦,而是静脉丛,内壁为单层硬膜,外壁为双层硬膜。外壁双层硬膜之间由上及下走行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内外壁之间有外展神经、颈内动脉及其窦内分支、鞍旁静脉丛即交感神经纤维。蝶鞍的上方是视神经和视交叉,两侧视神经在视神经管颅内口之间的距离为(13.13±1.52)mm;蝶鞍的下方是蝶窦,在经鼻蝶入路中找到蝶窦开口至关重要,蝶窦开口多数为卵圆形或圆形.呈八字形位于蝶骨体前嵴两旁的窦前壁上。左侧蝶窦开口的纵径为(3.47±0.22)mm,横径为(1.60±0.22)mm;右侧蝶窦开口的纵径为(3.34±0.21)mm,横径为(1.50±0.21)mm。两侧蝶窦开口的高低也不一致,相差(2.45±1.35)mm。通过检索近30年中英文文献,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常用的有经鼻入路、经额入路、翼点入路、锁孔入路等,其中经鼻入路为首选入路,不同的手术入路有其各自适应症与特点,临床上应根据病变大小与部位选择手术入路。结论:1蝶鞍区位于颅底中心,而其又以垂体为中心,容纳和(或)毗邻着第三脑室、视交叉、视神经、颈内动脉、海绵窦、Willis环、第Ⅱ-Ⅵ对颅神经等重要结构。2垂体分为腺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后叶),上方为视交叉、部分Willis环和三脑室等结构;下方为蝶骨,外侧为海绵窦和颈内动脉;后方为脑干和基底动脉;垂体病变的主要手术入路为从前方或下方进入。3海绵窦为两侧硬膜之间的腔隙,位于颅中窝蝶鞍两侧,分为内、外壁;内壁为单层硬膜,外壁为双层硬膜,外壁硬膜间从上到下走行着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和三叉神经眼支(Ⅴ1);内、外壁间容纳展神经(Ⅵ)、颈内动脉(ICA)等重要结构。4蝶骨位于颅底中央部,上面为垂体,下面为鼻腔;蝶窦为蝶骨体内的含气的骨性空腔,为经鼻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必经之路,其骨质厚度对经鼻手术有重要意义。5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常用的有经鼻入路、经额入路、翼点入路、锁孔入路等,其中经鼻入路为首选入路,不同的手术入路有其各自适应症与特点,临床上应根据病变大小与部位选择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