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安徽省青阳县酉华镇、朱备乡以及铜陵县叶山林场内四种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森林类型林分特征的地段设置调查样地和土壤剖面,进行样地和土壤理化性质调查,计算各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析对比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对应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为林分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植被恢复、改善林地肥力、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等提供依据。类型Ⅰ为麻栎、小叶栎、枫香组成的落叶混交林;类型Ⅱ为麻栎、白栎、榉树落叶阔叶林;类型Ⅲ为麻栎与苦槠、青冈栎等树种组成的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类型Ⅳ为麻栎与化香、枫香等落叶阔叶混交林。四种森林类型林分优势树种均为麻栎,林分胸径正态分布检验表明各林分胸径分布均具有同龄林林分胸径结构特征。四种森林类型的林分总体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49、0.51.0.51和0.56,类型Ⅰ、类型Ⅱ和类型Ⅲ林分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类型Ⅳ为团状分布;林分优势树种麻栎多为随机分布。各类型的林木总体平均混交度分别是0.59、0.30、0.34和0.54,类型Ⅰ和类型Ⅳ林木总体呈中度以上混交,类型Ⅱ和类型Ⅲ林木总体呈弱度混交;但林分优势树种麻栎均呈弱度混交,而伴生树种多为中度以上混交。各类型林分平均大小比数由大到小依次是类型Ⅳ(0.52)、类型Ⅱ(0.50)、类型Ⅰ(0.49)、类型Ⅲ(0.47),林木总体生长都处于中庸生长态势;林分优势树种平均大小比数一般都比伴生树种小。四种森林类型土壤p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均为酸性土壤。各类型全N均值在0.72-1.58g/kg之间,全P均值在0.58-0.80g/kg之间,全K均值在6.03-24.11g/kg之间,全K含量高于全N和全P;速效N含量均值为49.15-102.93mg/kg,速效P含量均值为5.99-8.52mg/kg,速效K均值为47.73-88.29mg/kg,速效N含量高于速效P和速效K,速效P含量较低,处于轻度到中度贫瘠,速效K处于中度贫瘠。四种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容质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饱和含水率、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趋势均与土壤容质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各类型土壤容质量是类型Ⅱ(1.407)>类型Ⅰ(1.367)>类型Ⅲ(1.324)>类型Ⅳ(1.045),类型Ⅳ林地土壤最为疏松,透水通气性能最好;四种森林类型土壤总孔隙度加权均值依次为:45.6%、44.0%、44.6%和54.8%,类型Ⅳ土壤的通透性最好,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的土壤通透性能相当。四种森林类型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都是随着土层深度变化与对应的土壤孔隙度变化规律一致。类型Ⅱ(2639.3t/hm~2)和类型Ⅲ(2674.4t/hm~2)土壤总体最大持水量相当,类型Ⅳ土壤总体最大持水量最大(3289.6t/hm~2);四种森林类型土壤总体非毛管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类型Ⅱ(641.5t/hm~2)、类型Ⅳ(550.0t/hm~2)、类型Ⅲ(544.0t/hm~2)和类型Ⅰ(533.9t/hm~2),类型Ⅱ的非毛管持水量较强,类型Ⅰ、类型Ⅲ、类型Ⅳ非毛管持水量差距不大。林分空间结构与土壤养分指标存在较大相关性,全P在0.05显著水平上与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的相关性显著。所得拟合方程为:Y=0.226x1-1.625x2+1.395,回归检验分析残差较小。林分空间结构指数与土壤持水量各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只有林分角尺度与土壤非毛管含水量模型的置信度在99%以上,相关性较为显著,经方程拟合,所得表达式为:Y=587.177x–11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