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秘密宗教上承汉晋,下启元明,是中国古代民间秘密宗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秘密宗教本质上是属于下层人民的,宋代下层人民思想意识变化剧烈,世界观中已有朦胧的阶级意识;追求“福”、“善”的社会伦理;并寻求社团的保护。而秘密宗教具有现实保护、经济互助和精神安慰功能,从而对贫苦农民产生莫大吸引力。 宋代秘密宗教的核心问题是“吃菜事魔”问题。北宋时期秘密宗教活动并不活跃,虽然有王则领导的弥勒教起义,但社会影响不大。宣和年间爆发的方腊起义才使宋政府注意“吃菜事魔”问题,但仅有极少数官员提出深刻见解,官府只能采用军事镇压的手段,南宋后期则出现了轻刑化趋势。宋代惩治秘密宗教的法律袭承了唐律中的“造祆书祆言”罪,但又吸收了唐末五代关于惩治秘密宗教的敕令,并以此为法源制订了“吃菜事魔条法”,但该条法由于宋政府对秘密宗教不甚了解而只规定了罪罚,却没有罪状描述和判罪标准,最终使该条法归于空洞。但“吃菜事魔条法”仍是中国古代邪教罪的前身。 “吃菜事魔”的由来,一是其信仰摩尼教,二是其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宗教情感。宋政府用此称呼先指江南公开活动的明教徒,后指江浙一带山村秘密宗教信徒。宋代秘密宗教名号众多,地方性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各地人民对摩尼教取舍、批判、改造及与本土信仰相融和过程中出现了地区性差异。但基本上是以东南沿海为中心向内陆波状流传,越远离这个地区则教义变化越大。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与秘密宗教相结合,东汉魏晋是一个高潮期,农民主要利用了道教和五斗米教;隋唐时期是一个低潮期,仅有几次弥勒教、火祆教起义;五代、宋是一个高潮期,农民主要利用了摩尼教。宋代秘密宗教农民起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水平,但组织还不成熟,传播方式还是向心式传播,基本上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所以宋代秘密宗教起义具有时间集中、地域集中、次数少、影响大等特点。但总体上讲,宋代“吃菜事魔”农民运动失败了。两宋之交形成的“劫变”社会思潮,最终使农民把弥勒教与白莲宗相融和,从而使白莲教成为后世最主要的民间秘密宗教,农民起义与秘密宗教相结合的方式也成为中国古代后期农民运动最主要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