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水电站工程鱼道建筑物设计方案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hangdeng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型水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行引起的洪水流量、水位变化、水温变化、水质变化以及流速的变化严重影响了洄游鱼类的生活环境,导致鱼群种类以及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稀有物种的灭绝,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同时修建配套的过鱼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本文针对多布水电站工程进行鱼道的布置、方案选择和设计,并进行了模型试验研宄,其布置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河段水电开发工程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促进流域水电开发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多布鱼道设计内容及方案布置如下:  (1)通过对国内外已建或在建水电站过鱼建筑物的布置形式进行研宄、分析,并根据多布工程的特点-低水头水利枢纽确定本工程过鱼设施类型-鱼道。  (2)根据资料记载以及现场调查确定本工程河流鱼群的种类、规格、生活习性以及过鱼时段并通过过鱼游泳能力模型试验,确定鱼群的客流能力,从而确定鱼道内最大流速设计为0.9?1.1m/s、鱼道结构为池式矩形断面、竖缝式结构,鱼道尺寸为2.5mX2mX(1.5?2.5) m。  (3)通过对4个方案比选,确定了最终方案:鱼道进口布置在厂房尾水渠出口部位,线路由厂房尾水向下游延伸至尾水渠左岸进厂公路后,从跨鱼道桥底下穿过进厂公路,然后沿进厂公路左侧折回上游,开孔过左岸副坝,继续沿左岸上游边坡向上游库区延伸至1#、2#出鱼口。本方案从诱鱼能力、进鱼能力、鱼类适应能力、工程布置、施工及占地、工程安全、运行维护、工程量及投资等角度分析,均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  (4)经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对鱼道进出口位置、鱼道坡度、竖缝式鱼道结构、休息室细部构造、鱼道转弯段布置及整体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及验证,结构设计合理,水流流态与流速分布满足要求,试验证明最终方案的布置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蜘蛛目中的球蛛科蜘蛛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论文主体包括总论、各论、结果与讨论、图版四部分:  总论部分基于球蛛科蜘蛛分类历史及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