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细菌,是最早出现在自然界中的原核生物,大量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中。其特有的光合成体系能有效地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光合细菌捕光机制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中的Thiorhodovibrio sp.970(Trv)菌株与其他光合细菌不同,普通光合细菌LHI-RC的最大吸收峰在880-920 nm附近,而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LHI-RC的最大吸收峰在970 nm附近。通过对它的结构分析发现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含有两个pufBA编码的LHI蛋白基因:pufB1A1、pufB2A2。光合细菌Rhodospirillum(R.)rubrum H2(以下简称R.rubrum H2)的puh A和pufBALM被突变删除,不具有直接形成细胞质色素内膜(intracytoplasmic membrane,ICM)的能力,但在带有puh A基因的p PUCTerm表达载体协助下仍能形成ICM从而将外源基因进行表达,所以选用R.rubrum H2进行异源表达。因此,本研究对pufB1A1、pufB2A2基因中可能与Ca2+结合的氨基酸进行突变,验证其是否对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特征吸收峰存在影响。本研究对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中两种编码LHI的基因进行突变并异源表达。通过体外克隆获得了pufB1A1、pufB2A2基因,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pufB1A1、pufB2A2基因的6种氨基酸进行突变(pufB1A1基因的组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pufB2A2基因的组氨酸、亮氨酸、色氨酸),构建p PUCTerm的重组表达载体。再将突变重组表达载体导入R.rubrum H2中进行表达。最终通过紫外光谱分析扫描发现突变重组菌株有不同程度的蓝移,经比对发现pufB1A1的组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未发生变化、天冬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9 nm的蓝移、丙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4 nm的蓝移,pufB2A2的亮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5 nm的蓝移,色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6 nm的蓝移,组氨酸突变最大吸收峰发生15 nm的蓝移。本研究对Thiorhodovibrio sp.970菌株与Ca2+结合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从而进行异源表达,对研究LHI光吸收的影响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为研究LHI的结构及蛋白功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