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特质的探寻——陈世骧文论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世骧,二十世纪颇有见地、具有开创精神的留美学者及汉学家。1971年,他在《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中正式提出“抒情传统”这一命题。陈世骧的文论以《原兴:兼论文学特质》、《中国诗之分析与鉴赏示例》、《中国的抒情传统》等文章为代表。本文即是以陈世骧文论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陈世骧在文本中探寻中国文学特质的过程,并结合他当时立论的国内外语境,审视这一过程及其结果----“抒情传统”的现代性意义。本研究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本土到海外”,试图以1941年作为陈世骧学术生涯的分水岭。考察在此之前他如何结缘于三十年代文坛,形成他早期的文学经验,这种文学信念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他对“抒情传统”这一命题的思考,成为他学术之路的起点;在此之后,他在异乡对中国文学特质做过哪些沉思与观照。   第二部分:“徜徉于现代和传统之间的探寻”,从《中国诗字之原始观念试论》、《原兴:兼论文学特质》和《中国的抒情传统》三篇文章出发,仔细梳理陈世骧在行文中探寻的逻辑动向和思考脉络,联系他在文本中最终追溯到的歌舞踊于一体的上古境界和“抒情特质”的内涵,反思他以“字源学”、“文类研究”和“比较视野”作为立论策略的深层意义。   第三部分:“审美诉求----音乐性和基本情意”,通过细致解读陈世骧另外五篇关于诗歌形式、技术问题的文章:《时间和律度在中国诗之示意作用》、《中国诗之分析与鉴赏示例》、《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中国诗学与禅学》和《姿与GESTURE--中西文艺批评研究点滴》,试图审视“抒情特质”内涵--音乐性和“基本情意”如何在其中以另一种方式复现,成为他探寻中国文学特质的审美诉求。   第四部分:“直面现代的抒情声音”,结合论文以上对陈世骧探寻中国文学特质过程的论述,把他与在大陆发出类似声音的沈从文、林庚、梁宗岱相比较,试图找到二者共同对话的场域,从而再次反思陈世骧探寻中国文学特质的独特性。
其他文献
水稻无叶枕突变体的叶夹角较小,叶片直立,在培育叶片直立型水稻新品种中存在潜在价值。本研究对一个新的水稻无叶枕突变体oslg-h进行了鉴定、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oslg-h
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结合镶黄旗矿山资源
近些年来,中国汉办以及各民间组织派往泰国的汉语教师逐年增多,泰国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也呈现增长的趋势。一股强烈的汉语学习热潮在泰国蔓延,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情况以及有关汉
近年来,海外新移民作家越来越受到研究界的关注。张翎凭借成就斐然的文学创作,成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与严歌苓、虹影并称为海外华文女作家的“三驾马车”,颇受研
本文是综合文献学、传记研究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叶稚斐其人其作进行的综合研究。   第一章是对叶稚斐生平和剧作的考证。论文结合族谱传记材料和相关曲学资料的记载,对周巩
在唐末五代诗坛上,韩偓的诗歌别具特色。无论在思想情感上,还是在创作风格上都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人们对他的两种诗风一直无法达成共识,总是各持其一。本文旨在结合当时
纳兰容若是清代词坛的著名词人,其词体具有鲜明的个性。与众多的纳兰研究相比,本文主要研究纳兰容若的词体与其性情的关系。   第一章着重阐释性情和词体内涵,分析纳兰词体与
明正统元年(1463),黔宁王沐英之子沐昂,以左都督镇守云南。沐昂文才武略兼备,政务之暇,常留情文咏,以沐氏家族为中心,几乎形成了一个文学团体。沐昂将洪武年间迁谪宦滇之人及
《型世言》自一九九二年重新面世后,已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颇丰。本文拟以《型世言》所展现的家庭伦理为参照,考察晚明社会伦理失常的现实,并从小说创作意图与
全面分析山西省钢铁工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钢铁发展产业政策和国内外钢铁产品市场形势的分析,对山西省钢铁工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