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覆盖层的存在,常规化探方法在森林沼泽覆盖区难以发挥理想作用。为了解决森林沼泽覆盖区的找矿问题,杨少平等尝试对原有化探方法尤其是化探异常追踪方法进行改良,但在常规化探方法基础进行的改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覆盖层的干扰问题。王学求等尝试采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解决森林沼泽覆盖区的找矿问题,但该地质景观区处于冷热交替、降水较多的地区,其多变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弱缓信息在地层中稳定的保存,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在森林沼泽覆盖区同样只能取得一些局部的成果。纵观森林沼泽覆盖区40年来的化探历史,上述化探技术方法距离在该地区取得全面找矿突破还有很大距离。本文详细考察了森林沼泽覆盖区覆盖层的结构,研究了含矿信息在覆盖层中分布的模型,得出残(坡)积层以及基岩是该地区化探采样最佳介质的结论。在多宝山某矿区进行了浅钻化探扫面测试。从化学元素符号异常图上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该区域元素分布情况,以及土壤、残(坡)积层及基岩层各层元素分布状况,并圈定了一条Au成矿带和一个Cu矿集区。在青松山矿区,得到了该地区清晰的元素分布图,从图上可知该区域元素分布的规律。在长胜二队矿区,利用浅钻化探图与土壤异常进行了对比,得知浅钻地球化学图与土壤异常图有相似性,但浅钻地球化学图更加清晰和准确。在二龙山矿区,利用浅钻地球化学剖面检查了相位激电异常,其结果显示该异常为矿致异常,成矿元素为Au,且成矿位置位于相位激电异常高值区的边缘。利用浅钻与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结合,形成了“浅钻-化探”快速勘查技术,该技术可以快速发现和追索异常,可大幅提高勘查效率。浅钻化探剖面测量可以同时对化探异常和物探异常进行检查,可有效提高异常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总之,浅钻化探技术彻底解决了覆盖层对化探技术的制约,在森林沼泽覆盖区找矿技术方法领域取得了全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