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初步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30例,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1.1岁。所有患者拟行手术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用于判断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所有患者在检查后10日内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性质及分期不同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步骤均包括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根据位置不同,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被划分为7个区域:腹主动脉旁区淋巴结;双侧髂总区淋巴结;双侧髂血管区淋巴结和双侧闭孔区淋巴结。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对照,分别在病人水平和区域淋巴结水平研究分析PET-CT诊断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t检验用来比较发生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原发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术后病理证实30例患者均为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14例(鳞癌9例,腺癌4例,腺鳞癌1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粘液性腺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卵巢癌3例(均为浆液性癌),输卵管癌1例(浆液性癌)。②在12例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ET-CT正确诊断7例;PET-CT准确诊断出了所有18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病人水平分析,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PPV)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8.3%,准确性为83.3%。③在手术切除的199个区域淋巴结中,经病理确认30个区域淋巴结发生转移,PET-CT正确诊断16个区域淋巴结。PET-CT检测结果发现2个假阳性区域淋巴结,包括1个腹主动脉淋巴结组和1个右侧髂血管淋巴结组;14个区域淋巴结在PET-CT检查结果中为假阴性。在区域淋巴结水平分析,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3.3%,特异性为98.8%,阳性预测值(PPV)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2.3%,准确性为92.0%。仅在盆腔淋巴结区域基础上分析,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53.9%,99.4%,99.3%,92.7%和92.8%;仅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的基础上分析,上述指标分别为50.0%,93.3%,66.7%,87.5%和84.2%。④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原发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要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原发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结论:术前18F-FDG PET-CT显像不足以敏感至检测出妇科恶性肿瘤的所有转移淋巴结,尤其是存在微转移的淋巴结,这种检查方法不能代替手术病理分期;18F-FDG PET-CT诊断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高阳性预测值对患者是否进行全面的根治性手术有提示意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对选择可以在分期手术中避免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