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新疆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iana Schleche (缩写AL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对野扁桃的茎、叶、花和果实进行了植物学特性以及物候期的调查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野扁桃的花芽生长发育过程作了形态解剖学研究。利用电导法测电解质渗出率,双组分光光度计法测丙二醛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紫外吸收法测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愈创木酚比色法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主要结果如下:野扁桃叶片生长整个周期为109d左右,花从露瓣至落花需要17d左右,果实发育至成熟需要102d左右。野扁桃新梢在停止生长后长度为3.5-7.1cm,且树高116.2±29.3cm。野扁桃叶片的宽和长两个因素与叶片面积,其回归方程为y=-8.26+4.15x1+1.32x2 (p<0.0001, R2=0.98)。野扁桃叶片叶宽×叶长与叶片面积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6+0.61x (p<0.0001, R2=0.98)。野扁桃果核重量与果核长、果核宽和果核厚三个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1.28+0.44x1+0.29x2 +1.01x3(p<0.0001, R2=0.93)。利用野扁桃叶面积和单个果实的重量估算其光合能力和光能利用率,以此来确定野扁桃的合理负载量,从而确定在实际生产中确定合理密植、整形修剪的方式,以及制定疏果的标准。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塔城地区野扁桃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野扁桃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花芽分化初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5个时期。6月中旬开始进入花芽形态分化期,从开始花芽分化到雌蕊原基分化形成各分化时期有重叠现象,整个分化时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完成花芽形态分化所需时间为90-100d。以野扁桃一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不同低温处理细胞的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结果表明:野扁桃半致死温度(LD50)为-28.9℃,同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在-30℃时达到顶峰。SOD活性与P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曲线随温度的降低呈“M”形,丙二醛含量走势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