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铝电解槽热平衡分析的氟化铝添加量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冶金是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及铝加工材作为有色金属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交通、机械、国防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我国铝冶金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铝生产国。然而,铝冶金工业一直以来都是能耗大户。在铝冶金工业的所有流程中,电解工序占整个铝生产用能的80%~89%。因此,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铝电解的能耗是铝冶金工业节能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铝冶金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铝电解生产节能的有效途径是在维持电解槽热平衡稳定的条件下降低电解温度。降低电解温度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形成初晶温度较低的电解质体系。在所有的添加剂中,氟化铝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对电解质成分和电解温度的影响十分显著。本论文通过对铝电解槽热平衡特性与氟化铝添加量之间耦合关系的分析,寻求并应用适当的氟化铝添加量控制策略,在维持铝电解槽热平衡稳定的条件下,通过降低电解温度实现铝电解生产过程节能的目的。本论文完成的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在大量查阅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铝电解槽热平衡分析的各种方法,评述了用于铝电解槽内传热分析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从铝电解槽内物料和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首次研究了过剩氟化铝含量与电解温度之间的特征联系,运用传热学规律建立了铝电解槽内耦合物料和能量平衡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适当的简化显式地给出了实用表达式,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2)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以铝电解槽实测参数为依据,以氟化铝添加量为因变量,以电解温度为自变量,提出了基于回归分析的氟化铝添加量控制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根据前一天电解温度预测当天的氟化铝添加量。现场试验表明,该氟化铝添加量控制策略对于稳定电解温度有利,有助于提高电流效率和节约电能。(3)首次运用遗传算法对氟化铝添加量进行控制,以日均槽电压和氟化铝添加量作为遗传操作变量,以过热度最小作为氟化铝添加量控制目标,以过热度的倒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得到不同槽电压下对应的氟化铝添加量最佳值。建模过程中,引入了最优保存策略,使适应度最好的个体尽可能地保留到下一代种群中。试验结果表明,该氟化铝添加量控制方法较之目前工业常规使用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使过热度大大降低。(4)首次将支持向量机引入到氟化铝添加量控制问题的研究,建立了以电解温度、初晶温度、槽电压作为输入,以氟化铝添加量作为输出,分别以多项式函数和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支持向量机能够较好地预测氟化铝添加量,核函数的不同对支持向量机性能的影响不大。(5)以某大型铝业公司电解铝厂160kA系列铝电解槽为对象,采用Delphi语言开发了氟化铝添加量控制决策系统,将基于回归分析、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氟化铝添加量控制策略嵌入到现场上位机中,以实现实时地根据槽况动态调节氟化铝添加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氟化铝添加量控制策略及开发的相应软件系统有效可行,实用性强,节能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硬笔书法首先是书法,其次才是硬笔工具。在当代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一样面临着继承、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历史使命也要求其不断地完善自身。硬笔书法的意义在于
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能有效感知天空间的热辐射,并且相比传统姿态测量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设计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原理的无人机姿态测量系统;该系统以新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解铝生产过程中影响氟化铝单耗的因素,总结了降低氟化铝单耗的几点措施。
钢结构通常是指由钢板、钢管及热轧型钢等构件焊接而成的结构,在焊接过程中难免发生焊接变形的情况,如果不对钢结构焊接变形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则很有可能会在钢结
目的: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探讨胸部放疗在Ⅳ期NSCLC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有远处转移并行胸部放疗的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
2014年5月9日晚湘东北出现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小尺度自动雨量站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对此次大暴雨的"列车效应"雷达回波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这
<正>近年来,权力清单成为我国一个热点议题。各地政府都在制定和推出自己的权力清单。这种努力,使人看到地方政府在重视权力规范运行、强化权力监督问题上的改革意识。制定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RFID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宣告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发生了翻天
模板匹配算法是字符识别中最常用的一种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字符识别与模板匹配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在传统模板匹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模板匹配算法。一是多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