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社会各界认为必须对宏观金融风险进行调控,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宏观审慎政策逐渐进入学者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视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也是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并结合我国国情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银行业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全球经济金融高度关联,一旦某个银行面临倒闭,有可能会将风险传递至整个银行体系,甚至是金融体系,导致大规模风险的发生。鉴于此,本文从银行系统性风险角度作为切入点,围绕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这一问题展开分析。首先通过构建BK理论模型考察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探讨双支柱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其次选取2008-2018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tata15.0和Matlab8.0进行数据分析和相关实证检验。通过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以及不同货币政策周期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是否存在非对称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不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共同作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同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将样本银行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分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显著负相关;不同货币政策周期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效果和影响程度显著不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程度明显高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双支柱政策调控方面,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之间具有互补性,中央银行通过提高资本监管压力、降低贷款价值比上限的操作会使得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负向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对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而言,双支柱政策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作用效果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果更好。最后,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作出总结和评价,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求通过双支柱政策的协调搭配达到最优效果,从而更好地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