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之物——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与“尚扬风格”研究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当时留学欧美的年轻艺术家将所掌握的西方油画知识带回国内以改良中国传统绘画,风景画登上“中国绘画”的舞台。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作品的主题及作品的诉求也逐渐的不再以再现风景为目的,而逐渐转向了自然、精神的层面。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与当下中国处于独特的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人及其所处的生存状态是极其复杂的。随着经济发展而凸显的各种问题,和全球化中如何保持自我文化身份的问题开始成为焦点。作为油画风景自然也要与中国传统联系起来,可很多作品却深陷在古与今、中与西的纠结之中,是中国符号多一点,或者是外国技法多一点,其作品只有中国文化的表象,没有表现出中国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有时候为了某种“功利”,就开始模仿,开始碰运气,像抓奖一样。总得来说,画面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所以,我们必须客观冷静的对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作理性的思考,特别是讨论风景油画背后的传统思想文化参与全球化共享的可能性,有什么是仍然有价值的部分(我们不可能设想完全回到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情境),并且这些有价值的部分需要有新的形式去激活。而以尚扬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尚扬是极少数超越了这一历史困局的人。”  面对当下油画风景的审美,困境与发展的凝结点,本文试图以中国风景油画为中心点,把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与“尚扬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当下油画风景创作有价值的影响是哪些?并且通过对尚扬案例的解读(“尚扬风格”的发展轨迹,作品典型图式,创作过程中的所想、所做及其审美思想。)会在创作方法和精神追求上给我们提供一个纯中国味的思维方式。“中国式”不只是运用一些传统文化符号或转换某种传统绘画样式特点就能解决的,这种特色既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其核心是超越自在自然归复于更高的“自主自然”,将客观景物变成精神景观后,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物象的具体特质就会被忽略,从而达到一种有效的、通用的世界语言。
其他文献
元代艺术成长在元代特殊社会环境之下。元朝征服政权的性格,使其提倡“诸制并举”的多元存在;施行“诸色户计”,表现出统治中的实用主义倾向,造成社会对技艺的重视;南北一统带来
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灯彩艺术有着丰富的造物理念、文化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从熊熊篝火的荒烟蔓草时代到流光溢彩的现代文明时代,灯彩艺术在其自身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仅
期刊
存在主义哲学因为是对人存在的研究,是关乎人存在的讨论,所以在西方哲学史上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哲学的典型代表。由于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广泛,存在主义哲学家众多,所以存在主义美学并
期刊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用户需求是持续深入研究的命题,企业要设计出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原型作为产品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为设计提供了多维直观的思考方式和推敲手段,因此设计中原型的运用好坏关系到产品开发的最终效果。就目前来说,国内企业已经不同程度的在开发过程中运用原型开展设计思考,但运用效果上还与国外著名产品设计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们通过对国外原型运用的方式方法进行梳理及交叉对比,以期
寻根问源,油画的诞生和发展要追溯到尼德兰艺术。广义上讲,在凡艾克兄弟时代发展成熟的油画材料及技法开启了西方绘画艺术的新时代。作为上承晚期哥特式艺术,下启文艺复兴灿烂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