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不同的药物干预方式对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和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及不同给药时间(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和手术结束前),对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的影响。为预防短小手术术后恶心呕吐药物干预方案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地塞米松组,n=30)、Ⅱ组(托烷司琼组,n=30)、Ⅲ组(地塞米松加托烷司琼组,n=30)3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地塞米松5mg、托烷司琼5mg和地塞米松5mg复合托烷司琼5mg,观察和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例数。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找到最佳药物干预方案。第二阶段:选取复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Ⅳ组(麻醉诱导前给药组,n=30)、V组(手术结束给药组,n=3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5分钟、手术结束前5分钟给予第一阶段实验的最佳干预药物,观察和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数量。两组数据与第一阶段麻醉诱导后给予最佳干预药物的分组共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第一阶段三组患者中,Ⅲ组(地塞米松加托烷司琼组)术后恶心呕吐等级(WHO标准)及术后恶心呕吐vas评分均低于Ⅰ组、Ⅱ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选择地塞米松加托烷司琼作为第二阶段给药方案,Ⅲ组与第二阶段各组进行对比。2、第一阶段中Ⅰ组术后恶心呕吐等级(WHO标准)及术后恶心呕吐vas评分略低于Ⅱ组,但不具有显著性(P>0.05)。3、第二阶段中Ⅳ组(麻醉诱导前给药组)术后恶心呕吐等级(WHO标准)及术后恶心呕吐vas评分均低于Ⅲ组、Ⅴ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第二阶段中Ⅲ组、Ⅴ组术后恶心呕吐等级(WHO标准)及术后恶心呕吐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与单独给予地塞米松或托烷司琼相比较,给予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更优2、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麻醉诱导后及手术结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