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分布在淮河中游的安徽淮河流域民歌为研究对象,并从音乐地理学的视角,通过大量田野工作,对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的空间分布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力图找出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的分布特点和流变规律,并试图探究不同分布区民歌的形成机制。 笔者根据安徽淮河流域的地理人文环境及田野考察,把本区域民歌分为川地民歌、山地民歌和丘陵民歌三大类型。文中在对川地民歌、山地民歌和丘陵民歌的地理人文环境及民歌自身的风格特点进行综合论述的基础上,把分布在川地,用淮北方言演唱,具有侉腔侉调、大胆泼辣等风格特点的一类民歌称为川地民歌;把分布在山地,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高亢嘹亮、假声演唱等特点的一类高腔民歌称为山地民歌;把分布在丘陵区,旋律细腻、诙谐幽默,成南北、东西过渡混合型风格的一类民歌称为丘陵民歌。并对三种类型民歌相互之间的流传变异及历史变迁做了深入的田野考察。从笔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民歌作为音乐文化是特定时空中流动的歌声,它在流传过程中会在特定地域地理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发生变异。通常情况下,异地民歌会被当地地理人文环境进行有选择的同化,并最终被本土化为当地民歌。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安徽淮河流域的区域界定、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具体研究方法及田野收获;第二章从地理与人文的视角论述了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的分布状况及总体特征;接下来的三章主要是具体的田野考察报告及结合田野考察对民歌历史变迁的探究;最后通过结语部分对前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