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之评析——以《中国法学》为研究蓝本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o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法学》为平台来研究近30年的民事诉讼法学学术史,《中国法学》自1984年创刊以来,发表了百篇民事诉讼法学学术论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走向。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中国法学》1984年创刊开始,分别以1991年和2001年作为时间节点,将这段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1982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1991年4月9日生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对于此前的试行民事诉讼法而言,在许多方面作了重大的修改与补充,可以说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民事证据规定》)对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划分为1984-1990年的民事诉讼法学、1991-2000年的民事诉讼法学、2001-2009年的民事诉讼法学。前三个部分重点分析了每个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点以及对各阶段学术研究情况的评价,第四个部分是对《中国法学》研究成果学术贡献的分析,分别从对学术研究自身贡献、对司法改革的推进以及人才培养与成长的角度进行论述。   从研究内容上看,1984-1990年《中国法学》共发表民事诉讼法学论文23篇,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价值定位、诉讼当事人制度、民事证据制度、人民调解制度的探讨上;1991-2000年的《中国法学》共发表民事诉讼法学论文37篇涉及民事诉讼制度约15余种,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都是此前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比拟的,主要研究了民事诉讼的价值理念、民事证据制度、民事执行制度以及民事诉讼检察监督;2001-2009年的《中国法学》,在进入21世纪后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论文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进一步的增加,而且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和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共发表论文56篇,涉及的民事诉讼的论题和视角呈多样性的特点,在民事诉讼法理念、民事审判程序以及对民诉法修改的探索方面都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学术研究论文。从研究特点上看,本文结合对每一个阶段的社会背景、立法状况、法学研究情况从研究方向、论证方法、引证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突显出每个时期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时代特征,勾勒出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脉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通过健康体检及日常检查,收集儿童健康状况及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情况。结果:公立幼儿园比私立幼儿园重
本文从分析钢结构特点入手,详细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地区馆钢结构工程大型钢桁架的深化设计方法、制造技术、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的选用、焊接工艺及参数的确定和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我国台湾地区的医事刑法与大陆的医事刑法同宗同源,同时,其立法和理论受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影响很深,因此医事刑法立法和理论建设亦趋于完整和规范。考察台湾地区医事刑法
近些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整个社会建筑技术和建筑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色建筑的思想已经在现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绿色建筑就是建立在一个较高
轨道交通已然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之一。作为轨道交通与地面空间的过渡区域,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空间也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的设
本研究利用定位土芯Eu(europium)示踪新方法,研究黄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以片蚀和细沟侵蚀为主的黄土坡地是适用的;土壤侵蚀的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大学生出现了“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区别,高考制度渐渐演变成了“双轨制”,一条腿走在计划的老路上,另一条腿开始迈向市场。到1996年,“双轨”并为“一轨”。
1999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行政强制立法项目。2009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行政强制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行政强制执行权成为行政法学理论界的研究热点。行政强制执行权,作为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其强制性特征决定了它极容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对行政强制执行权进行规范和控制,从而达到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和保障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