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大开发除了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之外,还应关注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问题,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终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从描述性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西北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经济联系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状结构,随着城市经济经济联系网络的发育,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距会缩小抑或扩大?是收敛还是发散?本文试图将多区域经济增长极与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相结合,通过这样的研究思路分析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为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寻找途径,为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增长极、城市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距以及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其次,以地级市为基本的分析单元,利用规模加权经济增长率指标,从经济规模和增长率两个视角测算各个城市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以此来确定某个城市是否为核心竞争城市;随后,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西北地区若干核心竞争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度,并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西北地区核心竞争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并对网络进行特征分析和块模型分析;最后,测算历年反映网络结构的网络密度指标和反映区域经济差距的基尼系数指标和变异系数指标,实证研究了随着城市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密度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1)西安、乌鲁木齐、兰州、西宁和银川为支撑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五个核心竞争城市,同时验证了增长极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稳定性。(2)本文测算了 1996-2016年西北地区城市经济“质量”和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发现:西北地区各核心竞争城市的经济“质量”、经济联系强度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经济”质量方面呈现出由东向西先减后增的态势,而经济联系强度呈现出由东向西单调递减的态势,但城市“经济”质量和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均呈现出单调递增的态势,两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3)基于城市间经济联系建立了西北地区核心竞争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并对其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西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网络密度并不高,但整体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第二,对网络进行关联性分析后,发现西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即存在多个经济联系“管道”进行利益输送,各核心竞争城市之间存在普遍的经济联系;第三,对网络等级度进行测算后发现:西北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等级森严”的,只有在相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两个城市间才有产生经济联系的可能性;最后,对网络进行中心性分析,发现:无论是从相对度数中心度的测度结果来看,还是从中间中心度的测算上来看,兰州始终处于西北地区核心竞争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中心”,这也说明兰州更容易实现与其他核心竞争城市产生经济联系,起到了沟通其他各个城市的桥梁作用,在城市经济联系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功能。(4)对城市经济联系网络进行块模型分析,发现:西安为净溢出板块,兰州和西宁为经济人板块,银川和乌鲁木齐为主受益板块。西安为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它通过城市经济联系带动银川和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但这种带动并非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经济人板块这一“桥梁”间接实现的。(5)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密度逐年增加,并且对区域经济差距存在显著性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区域经济差距在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