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约的体制 多样的生存——延安文学体制和作家关系的一种探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在梳理延安文学体制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分析作家和文学体制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结合作家的话语实践来看他们和体制之间的离合,最后对体制做出一些尝试性的评价。 首先,通过考察文学体制的内涵,确定了延安文学体制的含义。延安文学体制是以延安文学为核心,确立了新的文学规范,并逐步建立一套从表现内容、表达方式到生产、传播体系以及接受和批评体系的高度规范化的话语形态和规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延安文学体制产生的背景和资源,包括:社会背景、延安文学之前的文学形态、文人的文艺思想基础等。 其次,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和基本内涵。延安文学体制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以《讲话》为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引导体系,文学社团和文学机构的组织体系(包含报刊杂志的传播),读者接受和文学批评体系,以及作家职业化的创作等几个方面。 再次,延安文学体制生成后,其力量也逐渐得以彰显。在这样的体制中,作家和文学体制的关系更为微妙,他们既相互冲突、争辩又相互融合、促进。第一,文学体制和作家是共生共存的。第二,延安作家与当时的文学体制也存在矛盾的另一面。文学体制在相当程度上限制着作家的自由和个性。 本文在分析了作家和文学体制的关系后,从作家个案入手,着重考察他们在延安时期的话语实践,通过分析他们的创作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的离合,来体现他们和文学体制之间的关系。丁玲摇摆徘徊在革命话语和女性话语之间,赵树理寻找着革命话语和农民话语的契合,而萧军则始终是一个流浪者。 最后,分析一下延安文学体制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在战争状态下,延安文学体制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体制束缚了作家的手脚,作家自身独立思考的特性被消除殆尽。
其他文献
李碧华是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戏剧、随笔等多个领域,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与此同时,根据其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国际影展上也屡有斩获,票房惊人。李碧华以其
郑敏在诗坛活跃了半个世纪,在她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性的诗歌思潮和文艺思想的痕迹。 40年代她以中国新诗派的一员登上诗坛,在后期象征主义的影响下开始了创作。奥地利诗
裘帕·拉希莉是当代备受瞩目的印度裔美国作家,曾获得普利策奖等多项文学奖,《纽约客》杂志称她是“年龄不超过四十岁的二十位最佳作家之一”。拉希莉在作品中以平静的观察和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以及传统教学中往往局限在理论上的讲解,要使我们对跨文化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更加多元化,就应研究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并建立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