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是全球范围内食管癌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国家之一,食管癌死亡人数已占全球的一半以上(52.8%)。我国食管癌主要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寻找分子生物防治的有效靶点,为食管癌的早诊早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微小RNA(mi RNA)可以调控肿瘤相关基因,进而起到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的作用。研究发现诸多mi RNA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等过程,进而调控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miRNA-193b和miRNA-199a在胃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中起着各种不同功能。但是它们是否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检测56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193b和miRNA-199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mi RNA-193b和miRNA-199a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选取2014至2015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共56例。采集原发病灶时避免肿瘤坏死区,癌旁组织为距离癌组织>5cm的正常组织(病理切片证实)。所有标本离体时间均<30min,将标本剪切至大小约1cm3的组织块,放入液氮中速冻2~3min,然后转存于-80℃中。整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结果,并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第7版食管癌TNM判定标准进行分期。2采用SYBR Green q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193b及miRNA-199a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miRNA-193b和mi RNA-199a与食管鳞癌的关系。3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1mir-193b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1.1mir-193b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本研究56例食管癌组织中mir-193b表达量为0.052±0.004,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量为0.089±0.005;食管癌组织中mir-193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72,p=0.000)。1.2食管癌组织中mir-193b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通过整理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发现mir-193b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联(p>0.05)。iii+iv患者的表达量为0.050±0.010,明显低于i+ii患者的0.055±0.003,具有统计学差异(t=6.112,p=0.000)。2mir-199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2.1mir-199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本研究56例食管癌组织中mir-199a表达量为0.056±0.006,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量为0.082±0.004;食管癌组织中mir-199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它相应的癌旁组织,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22,p=0.000)。2.2食管癌组织中mir-199a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通过整理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发现mir-199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联(p>0.05)。低分化患者的表达量为0.054±0.004,明显低于高中分化患者的0.058±0.009,具有统计学差异(t=3.498,p=0.005);iii+iv患者的表达量为0.052±0.011,明显低于i+ii患者的0.058±0.007,具有统计学差异(t=5.19,p=0.000);具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表达量为0.055±0.008,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0.058±0.009,具有统计学差异(t=3.064,p=0.007)。结论:1mir-193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明显下调,并且与肿瘤tnm分期显著相关,提示mir-193b在食管鳞癌中可能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2 miR-199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相应的癌旁组织明显下调,并且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提示miR-199a在食管鳞癌中可能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