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AIDS患者外周动脉硬化发生率以及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情况,揭示HIV感染者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为HIV感染者心血管病变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在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门诊长期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ART时间超过240周,HIV-RNA小于200拷贝/ml,CD4>200个/ul患者,排除急性感染期的患者,在ART前或ART过程中发生过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OI),ART过程中发生过病毒学失败和有酗酒史且不能终止的患者。入组100例,剔除资料不全的病例,纳入统计患者95例。根据不同ART方案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AZT/TDF+3TC+NVP;B 组:AZT/TDF+3TC+EFV;C 组:AZT/TDF+3TC+LPV/r。入组后按原ART方案继续治疗,并进行血常规、血脂、外周血管弹性、心脏彩超检测、胸部X线检查。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患者外周动脉硬化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三组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纳入统计的95名患者中,性传播占60.01%,其中异性性传播占37.9%(36/95),同性传播占 22.11%(21/95)均为男-男同性(Male-male homosexual,MSM)传播;MSM与异性传播患者相比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P<0.01)。HBsAg阳性率为8.4%(8/95),丙肝抗体阳性率为16.8%(16/9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除E/A比值外其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比较,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纳入HIV/AIDS患者95例,发生动脉硬化患者42例,患者动脉硬化异常率为44.2%。动脉硬化与非动脉硬化相比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增高(P<0.01),且合并高血压的动脉硬化患者PWV均值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动脉硬化患者(P<0.01)。动脉硬化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非动脉硬化患者(P<0.01)。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外周动脉硬化与性别、民族、年龄、ART时长、婚姻状况、身体质量指数(BMI)、饮酒、感染途径、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治疗方案、踝臂指数(ABI)、CD4/CD8比值等无关(P>0.05)。与文化程度、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血压有关(P<0.05)。初中以下与大专以上学历患者相比,前者患动脉硬化的概率是后者的8.22倍(95%CI:1.78~37.96)。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前者患动脉硬化风险是后者的 38.53 倍(95%CI:4.47~332.33)。LDL-C>3.1mmol/L 患者动脉硬化风险是LDL-C正常患者4.01倍(95%CI:1.16~332.33)。吸烟、饮酒不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A、B、C三组患者血脂改变的情况进行方差分析显示:C 组 LDL-C较A 组和 B 组增高(P<0.05);TC、HDL-C、LDH/HDL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有18例合并高血压,均伴有动脉硬化,但仅有7人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知晓率为38.9%(7/18)。[结论]本课题纳入研究的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为44.2%。高血压与动脉硬化互为危险因素,LDL-C>3.1mmol/L为HIV/AIDS患者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对高血压和长期LDL-C>3.1mmol/L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并将外周动脉硬化检查纳入常规随访。LPV/r可影响脂代谢,尤其使LDL-C升高,而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对于有血脂异常和有动脉硬化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含LPV/r的方案,对使用含LPV/r的方案患者应密切监测血脂变化并给予适宜的降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