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40Wt.%Zn合金的双向循环摩擦磨损行为及微观机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使用ASTM-G65摩擦磨损试验机,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单向、双向磨损方法对黄铜合金磨损行为的不同影响,探讨了一定磨损距离条件下双向磨损的循环次数与试验材料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载荷与研磨轮摩擦速度以及研磨轮种类对试样材料硬度和磨损量的影响,证实了类包辛格效应存在于双向磨损中。  选用Cu-40Wt.%Zn合金试样在一定载荷条件下和钢研磨轮对磨。研究表明,在同样的磨损条件下,试样的磨损量在分别经由单向、双向磨损后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果,其中双向磨损条件下试样的磨损量比较低,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愈发明显,循环次数为50次时的磨损量要比单向磨损时减少将近40%。材料磨损表面的维氏硬度随磨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循环次数等于10的时候达到最高点,此后试样由于表现出明显的类包辛格效应而出现软化。  为了进一步验证磨损量及硬度的变化机理,在接下来的试验里分别对载荷和摩擦速度进行了调整,加上最初的磨损试验条件,形成了大载荷、高速,大载荷、低速和小载荷、高速三种不同的试验体系。结果表明,由于载荷和磨擦速度的影响,三种条件下的结果不尽相同,但磨损量和硬度都保持了类似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双向磨损的磨损量低于单向磨损,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而硬度在三种情况下均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然而小载荷下的磨损量最低,而磨损表面的硬度最高;低速磨损情况下的材料在相同的载荷条件下与高速磨损相比其破坏程度更轻,硬度也相对较高。上述试验结果不仅体现了类包辛格效应在双向磨损中的关键作用,而且还说明了磨损速度和载荷通过对塑性变形和微裂纹的作用会影响类包辛格效应的表现。此外,有限元分析和XRD残余应力的分析结果证实了双向磨损试样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低于单向磨损;电子功函数(EWF)的测试结果也印证了单、双向磨损条件下试样材料的塑性变形存在着差别,这种区别是由于位错分布的不同所导致的。  研磨轮的种类对试验结果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陶瓷轮的磨损量和硬度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于上面试验中所用到的钢轮。在陶瓷轮的研磨下,磨损表面的硬度呈现出了随着双向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持续下降的趋势,并且硬度值在147.33-157.64之间,明显低于钢轮磨损下的表面硬度。此外磨损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这点与钢轮磨损中磨损量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并且相比较钢轮,陶瓷轮作用下的磨损十分明显。在这种条件下,类包辛格效应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并不明显。试样在经受陶瓷轮研磨时主要不是由于塑性变形的原因而被破坏的,其表面的破坏是陶瓷轮切削作用的结果,这可以归因于陶瓷与金属的粘结作用要弱于金属和金属之间,导致试样在分别经受两种研磨轮磨损时其受力区域的切向力的大小存在差别,塑性变形区的深度也有明显的不同。  本试验研究第一次证实了在双向磨损中存在类包辛格效应,且通过改变单、双向磨损路径和循环次数就可以改变材料破坏程度的方法既经济,又简单可行,在工业生产中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贵州毕节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矿井水,绝大部分矿井水,未经任何处理或者只做简单处理直接外排,不但造成了矿区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
静电纺丝法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能够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方法,而且工艺过程简单,是纳米纤维制备方法中最具发展前途的工艺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金属纳米粒子/聚合物纳
氢气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氢能源被认为是可持续地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利用水作为原料制备氢气被认为是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在水分解成氢气
本文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巴楚县、泽普县68个地下水井点的4月和9月的水质情况进行评价;利用MapInfoProfessional软件和sur
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的建设对柳州腹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柳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库区蓄水后水体交换能力的减弱,柳江柳州市区段河流型水库富营养化
航空科技的发展对飞机的制动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C/C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温力学性能好、摩擦磨损性能优异等特点,成为理想的刹车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民用客机和
正构烷烃异构化产生的支链异构物可用来替代汽油中对环境有害的添加剂(如甲基叔丁基醚、四乙基铅、芳香烃等),提高汽油的燃烧抗爆性,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硫化氧化锆因具有强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Pr~(3+)掺杂的12CaO·7Al_2O_3 (C12A7:Pr~(3+))样品。对于C12A7:Pr~(3+)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X射线衍射(XRD)、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余辉衰减曲线、热释发光及光激励发光等测试手段。通过分析XRD图谱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得到具有特殊笼状结构的物相单一的C12A7粉末,并未出现与Pr~(3+)相关的X射线衍射峰,而且
自从石墨烯发现以来,低维层状材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当材料被剥至单层或少层时,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将呈现出不同于块体状态的新性质。随着人们对层状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被不断发现,使其在自旋电子学、磁性材料、催化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改善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通常需要对层状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行调控。目前,对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行精细调控已成为新材料设计的一个热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