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3632家,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扭转亏损、避免退市,给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带来阻力,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无法得到改善,加大了中小投资者的决策难度。因此,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及盈余的核算,也对完善我国退市制度和会计准则中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的~*ST蓝科既是一家依托于石油石化行业的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也是一家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国有上市公司。~*ST蓝科自2011年上市起,经营业绩逐年下降,至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2018年利用资产处置收益、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导致公司盈利不具有持续性,并通过信息披露隐瞒了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反应出~*ST蓝科管理层、财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对~*ST蓝科的研究可以举一反三,为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的挖掘,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其次,通过对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理论的研究,探索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共性动机和常用手段。再次,本文聚焦于~*ST蓝科,通过研读~*ST蓝科近三年的年报,掌握~*ST蓝科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深入分析~*ST蓝科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行为,归纳出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概况,并对~*ST蓝科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以结果的形式对公司盈余管理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制度漏洞和会计准则中关于信息披露方面的缺陷,公司内部管理中管理层、财务人员以及内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公司外部注册会计师监督的不足提出建议。研究发现,通过宏观层面、公司层面和公司外部注册会计师监管层面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避免上市公司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助推上市公司发现问题并改善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