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加剧,城市工业化进程急速加快,现代人的生活模式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留下老人在农村。据统计,我国农村空巢家庭的数量不断上升,比例到2030年将达90%,空巢老人将会越来越多。常年无人照顾的老人,他们的饮食生活质量逐渐下降,这是非常需要引起社会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生活质量,与他们的健康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能否解决社会老龄化困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以江门农村地区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采取分组随机的方式,选取了827名空巢老人,225名非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者在饮食行为、营养知识方面的显著差异,掌握江门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基本情况,探讨和分析饮食行为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造成的原因,最后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建议。调查结果表明:(1)空巢老人的饮食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空巢老人的饮食行为有近50%人群需要改善:表现为每日餐次不规律、就餐时间不固定、膳食制作方法选择炒菜、食用油选择动物油、饮用水量不足5杯等。但也有部分行为较为合理:超过80%的老人每餐食量适宜,进食速度适中,坚持每天吃早餐,饮食口味较清淡,有61.79%空巢老人从不吸烟,73.4%的空巢老人从不饮酒。空巢老人在日常食品种类的选择上不够平衡:以粮谷类和素类为主,辅以少数肉类,对于坚果类、奶及奶制品类、鱼虾类、蛋类、豆及豆制品类等消费频率较低。蛋类、豆及豆制品类、奶及奶制品类食品“每天吃”和“每周三次”的频率都不足50%;而对于鱼虾类、坚果类食品“每天吃”和“每周三次”的频率则是更低,不足10%。空巢老人生活健康水平不高,患有慢性病患者有75.33%、生活质量自评很好或较好的只有43.65%、体质指数正常的仅占59.98%、日常中坚持参与劳动的有41.96%、表示从未参与过体检的占53.45%。本研究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饮食行为欠合理,饮食结构不够平衡,导致每天营养元素的摄入不足,生活健康质量有待提高。(2)饮食行为对体质指数、慢性病患病和生活质量自评的影响江门空巢老人的饮食行为(每日餐次、每餐食量、进食速度、是否吃早餐、饮食口味、食用油和饮水量等方面)对体质指数、慢性病患病和生活质量自评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P<0.05)。食物消费频率(包括对水果类、蛋类、豆及豆制品类、鱼虾类、坚果类、肉类等多类食物)与体质指数、慢性病患病和生活质量自评结果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为了让农村老人有更好的健康生活水平,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每天就餐时间规律,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保证每天有充足的饮用水;丰富膳食搭配的食物种类,除了以素为主之外,也要增加其他类食物的消费,包括蛋类、鱼虾类、坚果类、奶及奶制品类等食物,但要注意控制对肉类的进食量。农村空巢老人饮食行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实施老人营养健康综合服务项目,加大老年人膳食指南的普及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村老人知晓膳食指南的重要性,同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建立老人健康跟踪系统,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