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依托各类科研项目进行,高校教师是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承担主体。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申请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创新性成果缺失、科研经费乱用和滥用、科研项目人工成本补偿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宏观科研环境和科技发展阶段有关,在微观层面上,也可视为高校教师项目申请和承担行为的集合和体现。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除了从宏观方面弥补相关环境和条件的不足之外,更要从微观上对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进行合理引导。为此,必须在微观层面厘清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方可对症下药,加以改进。本文选取清华大学为例,以基于访谈文本分析的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探讨影响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请行为的因素,构建相应的解释性框架,进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对25名高校教师进行访谈,以及对12万余字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以科研项目申请行为主体(申请人)和客体(科研项目)为主线的理论框架,其逻辑是:行为主体特征、客体特征,以及其他主体(研究团队和依托单位)会对个人申请科研项目产生直接影响,环境则通过影响主体特征对个人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来源、层次、导向和其他维度科研项目的申请和选择。其中,行为主体特征包括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而客体特征包括项目实施成本和收益。本文还从节点频次分析、关系结构分析、矩阵分析三个层面对理论框架进行了阐释。节点频次分析从数据统计上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其中排序最高的为价值取向、考核激励机制、学术能力;关系结构分析从具体案例的角度揭示了不同因素和教师行为之间的关联机制;矩阵分析则通过对共有参考点的统计揭示了不同因素和教师申请特定类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对申请横向项目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学科类型和人际关系,纵向项目为考核激励机制和学术能力,国家级项目为考核激励机制和项目申请难度,重点项目为学术能力、年龄和资历。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指出了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采用多样化的科研项目激励手段和措施,适当提高劳务费比例,完善以专家决策为主的项目评审体制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