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荆公詩李壁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宋詩宋注的研究已經十分成熟的背景下,筆者對李壁注的研究更側重於文獻學方面。全文分爲上編、下編和附編三個部份。論文上編分三章分別討論了李壁注的整理情況、李壁注的版本系統、李壁注與王詩編年。在第一章的前三節中,筆者先後分析了汪東、李之亮、高克勤等三種點校本中的疏誤和局限,比如誤校、標點錯誤、漏校等,在第四節中指出後兩種點校本的共同問題,從而得出李壁注的整理雖取得進展,但仍需完善的結論。在第二章中,筆者分析了李壁注不同版本間的差異。第一節對清綺齋本的底本進行了再研究,認為它另有其他的版本來源;第二節分析了大德五年的王常本與大德十年的毋逢辰本之間的不同,認為王常本並非毋逢辰本的唯一來源,毋本在部份文獻上另有所據;第三節主要論述了一個事實,即大德本中的劉辰翁評點在朝鮮銅活字本中有大量的缺失;第四節論述了四庫全書在收錄清綺齋初刻本時所作的校勘工作,其中有貢獻,比如校勘初刻本中的訛誤,但也有缺陷,比如臆補空闕。第三章主要論述李壁注在王詩編年方面的重大貢獻。第一節論述了前人編年工作中的不足;第二節集中論述了王安石自江東提刑召入為三司度支判官的經歷;第三節對前人不同編年進行了是非評判;第四節是筆者對王詩的全新編年,共三十餘則。論文下編共分五章,從文學研究的視角對李壁注進行全面分析。第一章分析了李壁注產生的學術背景,分爲四節,分別從史學的長足發展、理學的空前興盛、詩話筆記類的發展與成熟、以及其他因素,如宋代詩學的發展、注釋學的長期積累、南宋士人的故國之思等這四個大的方面進行論述。第二章論述了李壁對王安石及其詩歌的評論。其中第一節論述了李壁對王氏的批判與辨誣,第二節論述了李壁對王詩的評論。第三章論述了李壁注在詩注史上的新特點,分三節分別從注家個人意識的凸顯、詩史互證的開創、箋注中的詼諧與幽默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認為這是將李壁注在宋詩宋注中區別開的重要原因。第四章論述了李壁注的缺陷,首先在第一節對前人研究進行了綜述與補證,第二節論述李壁對王詩内涵的誤讀,第三節指出導致李壁注出現缺陷的重要原因是其對王詩過於崇拜而失去理智判斷,正所謂“過猶不及”。第五章對注本中的劉辰翁評點也進行了研究,第一節確定劉辰翁評點的範圍,第二節分析劉辰翁評點的特點及意義,第三節指出劉辰翁評點的一些缺陷。論文附編主要是對活字本李壁注進行全方位的校勘。其中第一章用以說明校勘的凡例;第二章是校勘的主體部份,筆者在前人校勘整理的基礎上,重新校出的注文訛誤,包括版本流傳中的訛誤以及李壁引書的訛誤,共1200餘條,因為訛誤數量過多,本文只選取其中的重要訛誤900餘條以示說明。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大多数工科专业实验课的开设情况,结合实际教学过程,提出了将自制实验设备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并对自制实验设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模拟运算放大电路实验为例,从电
从国家悖论与掠夺之手、土地集体所有权陷阱、征地补偿基准不能反映土地的相对稀缺、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缺失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我国征地冲突困局的成因,并在对策总结中抓住
综述了采用化学还原法和浸渍还原法制备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特别是N 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催化剂的形式,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分为纳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根据甲基吡啶衍生物中3种甲基吡啶脱α氢活性的差别,研制了对3-甲基吡啶(3-MPy)氨氧化反应选择性和收率都较高的V-Cr-P-O/SiO2系流化床氨氧化催化剂,并利用XRD,DTA,BET等技术
基于委托代理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式创新,需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代理运作招投标管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托代理运作合同保证制度,创新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委
自20世纪80年代光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来,人均全球电信容量和人均世界数据存储容量分别以每34个月和每40个月的速度翻倍。由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等
通过对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村镇银行综合绩效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概况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其前身为创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的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无模板剂NaA分子筛,考察了微乳液组成、晶化温度与晶化时间对NaA分子筛形成的影响。实
<正> 关于墨子的阶级出身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墨子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有的认为出身于小手工业者。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搞影射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