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而地震是常见自然灾害,迄今人类仍然无法准确预测预报。地震特别是强烈地震发生后,往往在瞬间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地震损坏的房屋、交通、通讯等可以重建,因地震失去的生命和健康却永远无法“重建”。因此,地震灾害救援的核心是救人,救人的核心是对幸存者进行医学救援,最大程度保全人的生命和健康。地震发生后即刻形成大批量伤病员。一般认为,伤病员的黄金救治时间为72小时,能否在地震早期进行有效的医学救援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更好解决地震灾害伤病员早期医学救治问题作为全部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围绕影响应急医学救援的三要素——勤务需求、人员及技术、装备及保障进行研究,最终为探讨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勤务组织的一般规律,指导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行动及各类预案、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1.地震灾害医学救援及现状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收集地震灾害相关文献资料,对地震及其引发的灾害类型、地震伤的伤情特征等进行了讨论;二是收集应急医学救援国内外现状相关文献资料,对应急医学救援救治技术及流程、救援装备及力量编成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地震伤病谱、伤亡预测模型、以及救援勤务组织实施等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2.地震早期伤病谱研究。通过收集地震伤相关研究和数据,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对地震伤病员早期伤病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地震伤主要致伤原因、伤病类型及比例构成等研究结果,找到了地震早期伤病谱的一般规律,为地震应急医学救援队员编配分组、适宜技术选取、救治流程规范、救援装备配备,以及人员伤亡数量预测等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3.地震伤亡人数预测模型研究。以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区人口密度、烈度与地质结构、发生时间、房屋破坏率等伤亡关联因素为参数,构建数学模型,采用统计软件R工具包对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采取从权方法检验模型,运用R的shiny工具包开发了计算程序,获得了伤亡人数预测值。4.地震灾害医学救援救治流程规范案例研究。以作者参与的芦山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行动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以批量伤病员分级救治和时效救治理论为依据,通过系统回顾总结救援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深入探讨地震伤病员在现场急救、转运后送和专科救治等不同时间节点,多类救治机构中所需的救治技术和保障手段,为规范伤病员救治流程和科学配置救援资源提供依据。5.地震灾害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案例研究。以作者所在救援队多年来参加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实践为切入,按照模块化设计理念,构建了背囊型、车载型和方舱型模块化装备库和灵活、适用、多能、可裁剪、可扩展的模块化装备体系,并以某移动救援医疗装备体系发展历程为案例,探讨了构建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的一般规律。6.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编成研究。根据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作业地域、使用方式、承担任务和功能配置的不同,分析了地震灾害医学救援行动对救援力量(队员、技术、装备、流程等)的实际需求;以此为牵引,通过研究不同专业背景救援队员的编配整合,适宜救治技术的选取应用,配套救援装备的选择组合等,提出了救援力量编成优化参考建议。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本研究以完善地震应急医学救援勤务组织为总体目标,系统分析了影响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三要素——勤务需求、人员技术、及装备保障的各自特征与规律,在顶层设计上实现了勤务需求、技术能力与装备配套的整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仅聚焦于某个环节,缺乏整体性的不足。2.本研究综合了以往多个地震伤的研究结果,对相互独立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获得了基于多个案例的地震伤病谱完整情况,克服了以往因样本量差异和选择偏倚所导致的研究结果片面性。3.研制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地震后人员伤亡预测模型,开发了计算程序,预测准确性较高,预测模型已通过玉树地震进行了验证。4.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家、省、市三级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医学救援力量模块化构架及抽组模式,为应急医学救援力量规划、队伍建设等提供了参考。5.提出并构建了与模块化救援力量相配套的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提升了地震伤现场医疗救治、医疗后送装备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