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回顾研究通过观测CBCT资料,评价牙源性上颌窦炎在影像学的表现、上颌窦粘膜增厚程度与上颌后牙根尖周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并找出容易诱发牙源性上颌窦炎的上颌牙位。方法:阅读500例已有CBCT影像资料,将上颌窦影像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分类。第一种方法分为正常上颌窦、非牙源性上颌窦炎、牙源性上颌窦炎和无法判断来源的上颌窦炎。第二种方法将根尖周病变根据不同程度分为四个级别(正常结构、根尖周骨质轻度缺损、中度缺损和重度缺损),上颌窦粘膜厚度分为五组(第1组:无增厚;第2组:0~2.00mm;第3组:2.01~4.00mm;第4组:4.01~10.00mm;第5组:大于10.01mm组)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统计粘膜增厚与根尖周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牙源性上颌窦炎在影像学表现为伴随龋坏、异常修复体的上颌后牙或有未愈合的拔牙创的,无论其根尖周骨质是否发生改变,该牙位对应的上颌窦底粘膜表现为局部隆突型增厚(厚度大于2mm)影像。牙源性上颌窦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4%,在病变上颌窦中的出现率为48.6%。最易引发牙源性上颌窦炎的牙位为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窦粘膜增厚发现率为38.1%,上颌窦粘膜平均增厚厚度为3.03±4.84mm。上颌窦炎病人中,粘膜增厚平均为6.11±4.43mm。牙源性因素引起的上颌窦炎与年龄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根据根尖周病变程度得到的分组数据,经卡方检验结果为84.1710,上颌窦粘膜增厚与根尖周病变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且上颌窦粘膜增厚程度随根尖周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根据年龄分组数据经卡方检验结果为51.9553,认为粘膜增厚程度与年龄呈相关关系,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粘膜增厚程度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上颌窦粘膜增厚的出现率最高。结论:牙源性因素约占上颌窦炎发病因素的一半。随年龄的提高,牙源性因素引起的上颌窦炎逐渐增多。最易引发牙源性上颌窦炎的牙位为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窦粘膜增厚程度随着根尖周病变的程度增加而增加,且粘膜增厚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CBCT影像能清晰表现上颌窦解剖结构和上颌窦炎所引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