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造影监测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闭合复位的疗效。方法:比较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1月初诊年龄在12-24个月内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0名。造影组为:采用内收长肌及髂腰肌腱切断松解、术中关节造影监测、闭合复位、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的30例(36髋)患者。对照组为:采用内收长肌及髂腰肌腱切断松解、髋关节闭合复位、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的30例(34髋)患者。两组均由同一个临床小组人员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头臼内侧间距、髋关节固定外展角度等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记录复位后再脱位及髋臼内软组织松解术情况。所有数据处理由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果:造影组30例(36髋)和对照组30例(34髋)均获3个月以上的随访。①头臼内侧间距:术中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显影的髋关节部分进行测量,头臼内侧间距造影监测组为0.2~6.1mm,平均1.69mm;对照组为0.9~9.3mm,平均5.95mm。两组头臼内侧间距经统计学处理,t=-9.5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髋关节固定外展角度:造影组30~75度,平均为56度;对照组50~85度,平均75度。两组髋关节固定外展角度经统计学处理,t=-8.8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复位后再脱位:造影组0例(0髋),对照组3例(3髋)。④髋臼内软组织松解:造影组5例术中造影显示股骨头与髋臼间距离较大,未达中心性复位,予从内收肌切口进入,行Ferguson手术,术中见圆韧带粗大,予切除圆韧带,再次复位,达中心性复位;对照组1例术中复位安全角小,只有10度,予从内收肌切口进入,行Ferguson手术,术中见圆韧带粗大,予切除圆韧带,再次复位,复位稳定。结论:⒈造影监测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治疗中能评估髋关节的解剖形态,清楚显示股骨头的实际大小及髋臼的大体形态。⒉能及时查明股骨头与髋臼之间有无阻挡头臼同心圆复位的软组织因素。⒊监测复位的稳定性及中心性复位的准确性,减少再脱位的风险,提高中心性复位的准确性。⒋指导髋关节支具固定外展角度的选择。⒌具有操作简便、直观有效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