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不明原因,持续反复性发作的疲劳状态,常伴随着发热、四肢关节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症状,不断影响着人民生活工作。针灸作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在调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疲劳状态和伴随症状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深受医家的认可。"靳三针"是岭南针灸学派中代表,常用于治疗各科疾病,在情志方面尤其擅长,调神针法为治疗情志方面的主要手法之一,常用于治疗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本研究通过观察"靳三针"调神针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效果,为临床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有效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穴组: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予常规针刺手法,治疗30分钟。治疗组予针刺四神针、定神针(印堂、阳白)、手智针(神门、劳宫、内关)、合谷、太冲,快速破皮,缓慢进针,飞法行针。每次治疗留针30分钟,头部穴位留针,手足穴位每10分钟行手法1次,运用导气同精法行针。两组均一周治疗3次,隔日一次,治疗3周。治疗前后用疲劳量表(FS-14)进行评分,治疗后按照总体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疲劳量表总评分、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认为两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疲劳量表总评分、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疲劳量表总评分、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两组治疗后疲劳量表总评分、脑力疲劳评分和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疲劳量表总评分、脑力疲劳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躯体疲劳评分和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改善躯体疲劳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靳三针"调神针法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明显疗效,在疲劳量表总评分与脑力疲劳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常规针刺;躯体疲劳评分改善方面与常规针刺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