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世界山地大国的实际国情与山区开发的实际需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面临转变的战略要求和山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困难重重的实际需求,都需要我们处理好未来山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与山地资源环境的适应共生关系,避免盲目无序开发活动与空间扩展削弱山地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构建基于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基础之上的国土空间开发新秩序。与此同时,不论从国家生态环境战略安全的维系出发,还是对于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言,都迫切需要破解山地区域资源、环境和人口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多维关联难题。从西南山区最为典型的山地资源型城市切入,进行山地区域空间发展实证研究,对于认知典型山区人-地系统过程与格局、探索山地城市地域空间开发机制、实现山地区域国土空间的良性有序开发引导,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域空间开发类型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深入系统探讨了山地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状态与地域空间开发类型区研究的若干问题。论文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地域空间开发类型研究进展的总体评述,认为目前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山地区域综合性地域空间发展研究仍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有待继续完善;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过于重视方法的复杂性和指标的繁复性,轻本质分析的重要性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忽视指标的表征性能、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关键指标的制约性质,导致承载力评价的客观性减弱;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套用平原研究模式,未充分贴合山区自身特点;国内还未从山地大国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出发,开展针对山地区域的综合性地域空间开发类型研究。这些不足对于本研究的启示在于:应进一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深入探索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应充分重视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将山区地域系统的整体与特定类型山地城市的局部联系起来,以及将特定山区地域的空间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起来,开展山区地域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2)通过将山地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状态指数分解为资源环境本底承载状态指数和社会经济弹性承载状态指数,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东川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川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处于“弱”的状态,不适合进行整体性、大规模和高强度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开发活动,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寻求适宜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区域实力整体提升。
(3)提出运用关键因子识别与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并对东川区进行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开发类型划分研究。论文将生态优先理念视为探讨山地城市地域空间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导向,将遵循生态优先理念的地域空间发展称之为“反发展”。所谓反发展,并非不发展,亦非反对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强调生态优先的空间发展秩序,即对于维护区域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空间格局,予以最高级别的保护,将其确定为城市空间扩展和国土空间开发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特定区域空间开发所面临的各种条件可分为约束性和支撑性两种。依据生态优先理念,山地区域地域空间约束条件中的个别要素对地域空间开发起着刚性的框限作用。针对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识别关键性空间格局的过程就能理解为对地域空间开发构成最强约束的“关键因子”的识别过程。识别并提取到这些关键因子之后,即对其余影响因素使用“约束-支撑”综合指数法,进行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和评价。应用此方法对东川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数的量化、分级,将其地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控制开发、不宜开发和禁止开发5种类型。
(4)提出昆明市东川区未来地域空间发展的基本准则与适宜模式。通过对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机制的分析,以及前述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东川区地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与模式:以山地自然生态为约束、保护与发展相协同的基本准则(具体包括:推进山地生态系统保育,促进地域空间系统整体优化;构建山地景观安全格局,提升地域空间系统安全水平;因地制宜地修复矿区生态环境;优先保护,保护与发展相协同);整体均衡的地域空间管制模式(具体包括:优先开发区的地域空间管制重点;适度开发区的地域空间管制重点;控制开发区的地域空间管制重点;不宜开发区的地域空间管制重点;禁止开发区的地域空间管制重点;基于生态补偿的地域空间系统整体均衡);山地自然生态友好型的产业成长模式(具体包括:发展山地特色生态农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体育及其他第三产业);“点状”开发的地域空间发展模式。
(5)尝试性提出我国西南山区地形起伏极大的中高山地区的空间发展,宜采取“点状”开发模式。通过对目前主要区域空间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与梳理,以及对经典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对山地区域国土开发活动适用性的探讨,认为现有的区域空间发展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宜于指导山区,尤其是西南山区地形起伏极大的中高山地区的空间开发实践,需要提出新的适宜性理论模式。综合西南山区典型资源型城市东川区的地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案例与理论分析结果,本文尝试性提出针对西南山区中高山地区空间发展的适宜性和概念性理论模式,即所谓“点状”开发模式。在上述地区大面积的区域基质间找寻适宜程度最好的“缝隙”,施以紧凑、高密度地开发活动,形成并保持分散的“点状”开发,是这些区域的空间发展主动顺应自然生态要求,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性取向;也是山地城镇区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在物质空间形态上的体现。这样最终形成广阔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散布其间的“点状”开发地区有机融合的地域空间发展格局,有利于中高山地区相对集中地提高区域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并最大限度的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进而走向真正的空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