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是中国政府发布内政外交信息、阐释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言人,针对记者的提问,尤其是其中尖锐、敏感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要谨慎并巧妙地进行应答。为建立和维持中央政府的理性形象,发言人应当维护中国政府的立场,为此,发言人在应答时要考虑公众可能存在的质疑或反对意见。从这点上看,发言人的应答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论辩话语。当前学界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发言人应答话语中的语用和修辞策略,对其话语的论辩属性关注不够,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外交部发言人话语对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的双重内在要求。鉴于此,本研究从论辩的视角出发,在语用论辩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内,以2015年至2017年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真实应答话语为研究语料,对其中频繁出现的“分离”论证进行论辩分析。围绕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受到哪些机构语境的制约?这些机构语境对发言人使用分离论证有何影响?(2)在该机构语境的制约下,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中的分离论证有哪些类型?分别有哪些子类?(3)外交部发言人是如何使用分离论证这一策略操控形式来说服其主要受众的?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2016年《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归纳总结了七条适用于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中分离论证使用情况的机构性先决条件,其中包括发言人应答的技巧、礼仪及其所应坚持的原则。(2)为削弱提出质疑的反方权威,劝服国际受众接受中国政府的立场,发言人主要在其应答的冲突、开始和论辩阶段频繁使用了分离论证。在冲突阶段:分离论证主要体现在发言人提出含有分离论证的立场;在开始阶段:分离论证主要体现在发言人提出含有分离论证的出发点。在论辩阶段,分离论证主要体现在发言人对反方关于论证图式所提的批判性问题的回应:第一类批判性问题中对征兆性论证的批判性问题:X真的是Z的特征?第三类批判性问题中对因果型论证的批判性问题:是否存在非X原因可导致Z?(3)在冲突、开始及论辩阶段,为迎合国际公众这一主要受众的需求,发言人使用分离论证时巧妙地选取了潜在话题与表达手段。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在理论层面:(1)本研究从论辩话语研究的角度拓展了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理论研究视角;(2)丰富了对“分离”论证以及语用论辩学“策略操控”的研究;(3)拓展了语用论辩学中机构语境的研究范畴。在实践层面,本文:(1)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思其应答话语提供了启示;(2)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分离论证应对记者提问提供了启示;(3)为受众正确解读外交部发言人话语提供了简便而可靠的理论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