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长鳍鲤(C. carpio var. longfin)、锦鲤(koi carp)及其正反交子代之间的遗传差异做了研究。首先对这四种鱼的可数性状与可量性状做出测量,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形态性状差异;采用传统空气干燥方法,提取四种鱼的染色体,得到它们的染色体中期分裂图像,分析其核型组成,分析亲本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核型组成差异;利用特异引物,扩增5SrDNA重复序列,分析亲本与子代之间的序列差异。本研究的内容包括:1、长鳍鲤、锦鲤及子代形态差异分析测量传统可数性状(7项)和传统可量性状(12项),设置身体框架,在框架上取点测量框架数据(19项)。首先通过方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鱼不同规格对数据的影响,再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长鳍鲤(C.carpio var. longfin),锦鲤(Koi carp)及其正反交F1(长鳍鲤♀×锦鲤♂,锦鲤♀×长鳍鲤♂)的形态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鳍鲤、锦鲤及正反交子代的可数性状中背鳍、胸鳍、腹鳍、臀鳍、侧线上鳞、侧线鳞、侧线下鳞基本一致,各项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的6个主要组成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5.038%。聚类分析结果可知正交子代的形态与母本长鳍鲤较为接近,反交子代介于母本和父本之间。用逐步判别法建立了4种鱼的判别函数,得到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6.2%~100%(P1)、86.2%~96.8%(P2),综合判别率为93.3%。2、长鳍鲤、锦鲤及子代核型分析取长鳍鲤、锦鲤及杂交子代的头肾,采用PHA秋水仙素体内腹腔注射,空气干燥法制作头肾染色体标本,结果显示四种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00,但是核型略有差异。长鳍鲤的染色体核型为2n=20m+24sm+56stt,臂数(NF)为144;锦鲤的染色体核型为2n=22m+30sm+48stt,臂数(NF)为152;正交子代的染色体核型为2n=22m+26sm+52stt,臂数(NF)为148;反交子代的染色体核型为2n=22m+26sm+52stt,NF=148。正反交子代的核型一致,但是与两亲本不同,介于亲本染色体核型之间,推测杂交子代不是雄核发育,也不是雌核发育,很可能是两亲本之间配子的杂合体。3、长鳍鲤、锦鲤及子代5SrDNA结构差异分析我们通过采集鳍条,设计特异引物,扩增提取长鳍鲤、锦鲤及正反交子代的5s rDN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长鳍鲤、锦鲤及杂交子代只有一种5s rDNA结构单元(203bp),亲本间编码区高度保守,而非转录间隔区碱基变异明显;正反交子代非转录间隔区-41、-53、-55位置的碱基与锦鲤亲本的碱基一致,分别是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正反交子代-4位置碱基与长鳍鲤亲本的碱基一致,为胞嘧啶(C);杂交子代与长鳍鲤,锦鲤5s rDNA的同源性分别为96.4%和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