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中晚期,清政府的统治江河日下,外国势力乘机进入中国,中国社会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与此同时,秘密会党经过乾嘉时期的大力发展,其活动比清前期更加频繁,进入了全面勃兴的阶段。除原有的天地会继续活跃在长江以南之外,新兴的哥老会与青帮也相继形成于长江流域。会党成为了晚清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面对会党活动的全面勃兴,清政府治理会党的政策、措施与清前期相比,有了很大的调整,对其惩治力度也不断加强。本文着眼于对清中晚期治理会党整个历程进行全面地梳理与分析,一则探究清政府在不同时期治理会党政策、措施调整的内在原因,并归纳出不同时期的特点;另则将典型的会党案件进行历史性“复原”,以期更好地理解清政府在基层治理会党的实际运作情况。 全文的基本内容包括六部分:绪论;第一章:清前期秘密会党治理回顾;第2章:道光时期秘密会党治理;第3章:成同时期秘密会党治理;第4章:光宣时期秘密会党治理;结论。 绪论:明确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对相关学术史进行回顾。 第一章:清前期秘密会党治理回顾。清代会党是由异姓结拜弟兄发展而来的。顺康时期,一些异姓结拜弟兄不断发动“反清复明”斗争,引发了清政府的大力查禁,惩治异姓结拜弟兄的律例亦在不断地调整。雍正年间乾隆早期,异姓结拜弟兄发展为“结会树党”组织,会党的初始组织开始出现。针对此类组织,清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律例加以惩治。乾隆二十六年,福建漳浦人万提喜创立天地会,随后在天地会的领导下,发动了几次起事,最为典型的是林爽文起事,皆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同时,清政府亦制定了惩治天地会的律例。 笫二章:道光时期秘密会党治理。道光初期,天地会案件继续频繁发生,清政府对其进行了严厉查处,此后天地会进入了潜伏期。清政府对天地会案件科断的依据基本沿袭了前朝,但在不同的地区引用的律例有所差异,惩处的结果亦有轻重。道光中期,天地会活动再次高涨,清廷相应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查禁,沉重地打击了天地会的力量。道光术年,天地会与教门相融合产生的棒棒会、把子会,发动了起事,惨遭清政府镇压。其他会党在道光朝亦有活动,清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惩治律例。另外,清政府对青帮前身——漕运水手不断的“滋事”行为,也进行了治理。 第三章:成同时期对秘密会党的治理。咸丰同治朝,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天地会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事,有闽中红钱会、闽南小刀会起事,上海小刀会起事,两广天地会起事等,清政府为维持其统治,积极招募兵勇,大力利用士绅、团练等力量,剿抚并用地将天地会起事镇压下去。此时期,咽噜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转化为哥老会。它乘清政府招兵之际,流入军营,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控制哥老会在军营中的扩张,各领军将领纷纷出台对策,最典型的是曾国藩的“宽严相济”与左宗棠的“化有为无”之法。军兴之后,随着兵勇的裁撤,哥老会向地方上蔓延。为遏制其发展,清政府在同治中后期对其进行了严厉惩处。与此同时,青帮亦在漕运水手、盐枭、安清道友、光蛋、青皮互相融合基础上得以形成。由于青帮本身对清政府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清政府对其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 第四章,光宣时期对秘密会党的治理。光绪早期,围绕着治理会党的政策,清政府内部进行了大讨论,主要集中在裁撤兵勇的安置与“就地正法”之制的存废上。同时,清政府亦对会党案件进行了大力查办,对会党案件的科断主要依据“就地正法”之制。光绪中期,清政府对治理会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于光绪十八年出台了全国性的惩治会党章程,此后会党案件多以此为断。光绪后期,会党在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领导下,不断发动起事、起义,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虽然清政府进行了严厉镇压,但是革命的火焰最终将清政府毁灭,会党成为了清政府的掘墓人之一。此时期,青帮的社会破坏性日益加剧,清政府为维护社会秩序,对青帮亦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 结论,通过对整个清中晚期治理会党历程的梳理,总结出清政府治理会党的得失成败,为我国当前治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