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实现低碳城市发展,在中国已经提到理论探索和政策制定的议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重点之一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筑节能。城市的公共建筑作为我国消耗能源的重要领域,其节能实现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鉴于我国的公共建筑节能领域中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各个环节中还存在着很多技术、制度问题亟待解决,故以低碳城市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模式研究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首先从低碳城市公共建筑节能理论内涵研究出发,阐明规划的4H布局和6项主要步骤是我国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但战略目标选择上应该具有弹性和适应性;低碳城市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基于专家指导和文献分析,构造了一个9方面28个具体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低碳城市发展的依据。第二,城市建设中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政府政策引导等3方面为基础构建的公共建筑前期节能管理设计模式,辅以必要的节能监管体系和政策工具选择,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为项目最终实施成功提供保证。第三,我国的公共建筑能耗呈现出刚性增长趋势,公共建筑领域将承担越来越重的节能减排任务,相应的能耗影响因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公共建筑主要的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它们影响比重相应的采取节能措施,是实现城市建筑节能和低碳发展的基础。第四,能源供应方式对于区域公共建筑节能来说是关键,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多项能源供应方式进行评价打分,低碳排放是能源供应选择的重要依据,配以其他几项因素综合考虑,最终选取得分最高的方案作为最终能源供应方案,为相关项目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很大程度避免了盲目选择能源供应方式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和危害。最后,针对已有公共建筑运行中突出的高能耗问题,建立建筑用能设备系统复杂的仿真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方法,不断优化模型的结构参数,对建筑机电设备进行变频控制,显著的降低了建筑能耗,同时也显示了良好的节能、环保等众多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