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对水生生物毒性、内分泌干扰以及遗传毒性等方面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此类化合物的排放控制问题已成为污染物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生物降解技术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二次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此类废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絮体污泥作为反应器接种污泥,以盐酸氯苯胍为目标污染物,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控,并成功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培养出了好氧污泥颗粒。论文结合三维荧光、PCR-DGGE等技术,开展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er Polymer Substances,EPS)组分差异、种群结构演变等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在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进程中,污泥EPS中蛋白质(PN)含量以及蛋白/多糖的比值(PN/PS)明显增大,且PN/PS与污泥表面疏水性呈正相关性;降低污泥沉降时间有助于颗粒EPS中PN含量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EPS及其PN组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添加盐酸氯苯胍后,PN、PS含量及PN/PS比值急剧下降,但随着能降解盐酸氯苯胍的微生物的出现,PN、PS的含量逐渐恢复至成熟颗粒污泥的含量。好氧颗粒颗粒化过程中,从不同阶段污泥PCR-DGGE图谱可以发现,接种污泥中大部分条带消失,新的特异性条带在后期污泥中出现,这种变化与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有关,特别是与盐酸氯苯胍降解菌落的发育有关。克隆测序结果表明,降解盐酸氯苯胍后好氧颗粒污泥内主要菌群为Proteobacteria; Bacteria;Porphyromonadaceae;Chloroflexi等。颗粒污泥能够有效降解盐酸氯苯胍,其降解速率符合Monod方程,其中最大降解速率为0.94mg-盐酸氯苯胍/(g-VS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