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战略视域下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与中国的国家间关系直接影响着亚洲的地区稳定,关系着全球政治的稳定和发展。2014年,莫迪上台后,对中国的发展战略有了明显改变,从而使中印关系再度成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双重考虑,莫迪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具有鲜明对冲战略特征的风险防范战略。本文从“对冲战略”理论的视角入手,剖析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成因、表现以及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研讨中国的对策。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基于发展需要和对威胁的感知,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围绕“风险应急”和“权力博弈”展开。前者主要通过中印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印度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印两国之间的军事接触等政策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在与中国继续合作发展的同时,规避与中国交往过程中的风险;后者主要通过印度国内政策和与其他国家战略合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要遏制中国的飞速发展,抑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实现印度实力的增长。该政策有效地增强了印度应对国际环境的突变风险的能力,提升了其国家综合实力。但是,该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风险应急政策与权力博弈政策之间的平衡关系难以把握,一旦失去平衡就很难达到对冲战略的效果。对中国的影响来说,一方面降低了两国合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干扰中国发展的作用。藉此,中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应对:一是完善中印两国之间协商机制。二是加强中印两国经济文化合作。三是继续加强我国军事实力建设。四是呼吁他国开展正常外交关系,这样才能是中印关系更加畅通。
  中国和印度两国只有共同努力,诚实互信,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和印度两国邦交关系的正常化。
其他文献
连云港市的数学中考压轴题是一道考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创新题,也是一道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好题,笔者在对试题编制及其解答进行研究后,并对该题的背景及拓展,做了一些探究,现将这些思考与探究整理成文,与同仁交流。
期刊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阶段的到来,全国各地的法院自上而下的都投入在紧张的执行工作之中。导致了对于一切能提高结案率、执行质效的手段,在不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而执行和解制度也由于立法上对一些问题的回避,给法院留下了较大发挥司法权的空间,从而执行和解在实务中已经异化为“准调解”。在立法有所缺失的背景下,理论界对此由于尚未形成主流观点,也同样有责任。
  正文除引言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执行和解协议的基础性问题;
高中新课改在新疆已推行了两年有余,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异彩纷呈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教材内容已扑面而来,将我们推向了新课程实践的潮头浪尖。作为新课程的亲历者、实践者,笔者感触良多,矛盾与欣喜一体,彷徨与渴望同在,深刻认识到,更多地使用史料教学法这一显著而重要的改变,是新课改教学达成目标的重要条件。
期刊
2010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与往年相比“亮点”多多。撇开某些地方文科综合卷中史、地、生单独命题不谈,单就试题中思想品德与其他各科的“联姻”这一特点而言,较之于2009年更为明显。由此可见,中考命题者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视角越来越独特。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有幸听过不少优质课,并深深陶醉于授课老师的精彩. 在今年4月,我自己有了一次一展身手的机会,这是一堂区级公开课,这堂概念课中一些细节的把握在我的专业成长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把它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整体设计说明    1. 教学设想  我选择了浙教版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的“定义与证明”第一课时这一内容. 首先,我把它定位为
期刊
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开是环保部门运用相对人行政处罚结果等负面信息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式,集推进执法、行政监督、加强监管多元价值于一体。这类信息公开制度的演进大体呈现出由粗放到精细、由综合性到专门性的特点。公开实践中,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多以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形式主动公开,公开时限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基本一致。但由于现行法律规范位阶偏低,内容粗略而致约束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负责公开相关信息的环保部门的裁量权因缺乏有效制约,在公开内容、主动公开以及协调权利义务等方面做得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而要让物理思维的花朵在学生心田绚丽绽放,需要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通过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巧释疑点来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来促使信息增殖,思维发散,进而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现以如下一个问题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多解、多思、多变来激活思维,进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变通性,此
期刊
不动产征收是公法与私法、公权与私权统一的制度,其征收的对象,是私权对象,即私人或者集体财产所有权。不动产征收是国家强制取得私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形式,具有公权属性,但是这一公权的行使及其条件又必须受制于私权保护,由此必然产生和需要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平衡与博弈。
  征收是政府公权力的行使,但被征收人享有的私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抗政府的公权行使,不能仅由政府公权力的单方行使而可以完成全部或者整个征收过程,这就是对被征收人私权保护的意义。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相关立法的亮点分
股权转让纠纷已经成为近年来公司法案件的主要类型。但因我国公司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尚不成熟,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笔者将其中在理论上出现分歧最大的问题,作为本文论述的焦点,尝试利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搭建本文的写作模式,以达到两方面的目的:其一,理论上梳理繁多的争议,从指导思想上开拓视野;其二,总结实践中经验,批评其不足,汲取其价值。
  文章第一部分内容就围绕股权转让登记与合同的效力关系这一问题展开,首先从《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和理论界的争议点入手,厘清股权变动的效力与股
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是2015年《立法法》做出的重大修改,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区的一项重大举措,亦是完善我国地方立法体系、帮助地方解决社会矛盾、促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举措。2018年《宪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力。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使得地方改革于法有据,进而推动国家整体的发展。因此,设区的市要提高立法内容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尽最大可能发挥出地方立法的作用。自修改后的《立法法》实施以来,设区的市都积极踊跃地制定地方性法规。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