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推脾土穴不同时间对脾虚腹泻患儿脑中枢网络调控的特异机制。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6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推拿门诊就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计算机随机数字法把健康儿童和脾虚腹泻患儿分别分为推拿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人。采用推拿脾土穴的方法,手法频次为每分钟200次~300次,推拿每天1次,共5次。将术者拇指固定于特定穴皮肤体表处,不做直推,静息2分钟后开始扫描,前80秒为休息状态,随即以每分钟200次~300次的频率推脾土穴的刺激状态,推拿结束后再进行磁共振扫描。分别在第1次和第5次推拿前后均进行磁共振扫描,并对所得影像资料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分析,将所得资料进行头动校正以消除实验中被试者头部的轻微运动,然后把数据进行标准化到MNI空间的标准脑模板上进行高斯平滑,减少图像建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并消除不同被试者脑结构上的细微差异。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对图像进行逐像素分析,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单侧t检验,计算出每个像素对应的t值,最后绘制由t值构成的统计参数图,并将有显著性差异(P≤0.001,K>30)的脑区融合到标准结构图像上,可见受试者在刺激状态下大脑各个脑区对推拿反应的不同,并将这些有变化的脑区叠加到一个由各被试结构像制作而成的平均脑模板上表示出来。最后从SPM软件包中制作的上述统计参数图里复制中心坐标经处理后,得出脑功能区的解剖位置和BA区定位,试验后对30例脾虚腹泻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比较三组患儿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与疗程差异,最后将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脑结构与功能网络图进行相关性分析讨论。结果1正常儿童组推脾土穴10分钟兴奋额叶(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额中回),顶叶(左侧中央后回),枕叶(双侧楔叶),颞叶(右侧颞中回极部)与右侧丘脑。2正常儿童组推脾土穴20分钟兴奋小脑(右侧小脑6、Crus1、Crus2区,左侧小脑Crus2区),顶叶(左侧楔前叶、左侧角回),枕叶(双侧矩状回),额叶(双侧额上、中回),颞叶(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中回极部、右侧海马)。3正常儿童组推脾土穴30分钟兴奋小脑(右侧小脑4-5、6、8区,左侧小脑Crus2区),额叶(双侧额上回、双侧辅助运动区),顶叶(左侧楔前叶、左侧角回),枕叶(右侧矩状回)。正常儿童推脾土穴在不同时间共同激活了双侧额上回。推脾土穴10分钟激活了躯体感觉皮层网络,包括左侧中央前、后回,双侧楔叶、丘脑等触觉信息加工脑区。推脾土穴20分钟激活内脏感运脑区,表明存在“小脑-海马”脑中枢对胃肠调控的神经环路。推脾土穴30分钟兴奋了额叶辅助运动区,表明其他躯体感觉中枢激活。4脾虚腹泻患儿组推脾土穴10分钟兴奋额叶(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上回内侧部、左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眶部、右侧额下回三角部),顶叶(左侧顶下小叶),边缘叶(左侧后扣带)。5脾虚腹泻患儿组推脾土穴20分钟兴奋顶叶(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枕叶(双侧枕上、中回,双侧矩状回,双侧舌回,双侧楔叶),额叶(双侧额上回及内侧部、右侧额中回及眶部、双侧中央前回、双侧旁中央小叶、双侧辅助运动区),颞叶(右侧颞中回极部,右侧颞中、下回),小脑(双侧小脑6区,右侧小脑Crus1区,左侧小脑8、9区),边缘叶(右侧前扣带、双侧中扣带)。6脾虚腹泻患儿组推脾土30分钟兴奋顶叶(左侧中央后回),枕叶(右侧矩状回),额叶(左侧中央前回、Rolandic盖部),颞叶(右侧颞中回),小脑(右侧小脑6、Crus1、Crus2区),基底节(右侧壳核),左侧岛叶。脾虚腹泻患儿组推脾土穴在不同时间共同激活了左侧中央前回。推脾土穴10分钟激活额叶多个脑区(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眶部、三角部等)与后扣带。推脾土穴20分钟兴奋了小脑多个脑区,右侧前扣带、双侧中扣带信号升高表明存在“小脑-扣带回”脑中枢对胃肠调控的神经环路。推脾土穴30分钟右侧壳核、左侧岛叶脑区兴奋,表明中枢-胃肠调控环路激活,但信号较20分钟低。7脾虚腹泻患儿推脾土穴20分钟组、10分钟组、30分钟组相比显效率、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20分钟显效率优于其他两组。腹泻组病程具有显著性差异,推脾土20分钟能够明显缩短腹泻病程。疗效评价结果提示,20分钟是推拿脾土穴治疗小儿脾虚腹泻的最佳时效。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正常儿童与脾虚腹泻患儿推脾土穴不同操作时间存在以额叶为触觉介导的脑功能区重组特异感觉通路,并在20分钟时激活了具有可塑性的脑中枢-胃肠神经环路,20分钟可能是推拿脾土穴治疗小儿脾虚腹泻的最佳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