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 Ⅰ型与Ⅱ型抑郁相的神经机制是否存在差异仍不清楚。一些证据表明,BD患者不同的临床相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会有不同的变化,CBF改变可能映射出双相障碍两亚型之间的差异。多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的研究均显示BD患者CBF有病理变化。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 L)是一种无创的用以检测CBF的技术,并且已被用于多项抑郁症的研究,可能是阐明BD-Ⅰ型与Ⅱ型抑郁相神经机制的有效方法。目的:采用ASL技术证实BD-Ⅰ型与Ⅱ型抑郁相CBF的不同,为BD-Ⅰ与BD-Ⅱ的分型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包括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Ⅳ-TR)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45名,其中有21名双相障碍Ⅰ型抑郁患者(bipolar disorder type Ⅰ in depression, BD-Ⅰ-D),24名双相障碍Ⅱ型抑郁患者(bipolar disorder type Ⅱ in depression, BD-Ⅱ-D)以及正常对照23名。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结构像及ASL检查。BD-Ⅰ-D与BD-Ⅱ-D患者的血流图分别与正常对照的血流图做双样本t检验分析,双相两亚型之间的血流图也进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分析三组CBF结果并分别与年龄、教育年限、心境障碍问卷(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 MDQ)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评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次分析结果以P<0.05作为有显著意义的标准。结果:与正常对照的血流图相比,BD-Ⅰ-D患者在双侧尾状核头区有显著的CBF增加(P<0.05, AlphaSim校正,簇>248),而BD-Ⅱ-D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没有发现显著不同(P>0.05)。 BD-I-D患者与BD-Ⅱ-D患者的CBF图比较发现,BD-Ⅰ-D患者在左侧尾状核、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及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区域有显著CBF增加(P<0.05, AlphaSim校正,簇>24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尾状核、ACC及PFC的CBF的变化与年龄、教育年限、MDQ评分没有显著相关(P>0.05),但尾状核与ACC的CBF均与HAMD评分成负相关(P<0.05),而PFC的CBF变化与HAMD评分没有显著相关(P>0.05)。尾状核与ACC两区域的CBF随着HAMD评分的增加而降低,HAMD评分为尾状核(调整的决定系数=0.113, P=0.014)与ACC(调整的决定系数=0.082,P=0.032)两区域CBF变化的唯一预测因子。结论:ASL可以作为区分BD-Ⅰ与BD-Ⅱ以及BD-Ⅰ患者与正常人的敏感指标;抑郁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影响CBF。